两个“婷婷”?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奇怪。是啊,的的确确是两个婷婷!不信?不信你就听我讲。(开门见山,点出两个“婷婷”,为后文“学校里的婷婷”与“家里的婷婷”对比蓄势。)
别人都说啦,婷婷在学校,不但成绩好,而且很积极。为了写一篇发言稿,连饭都忘记吃了!劳动时,总是带头儿干脏活儿、重活儿。别人有什么疑难问题,她都会耐心地为你讲解,直到你懂了为止。婷婷呀,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还是学校的大队委员呢!这样的好学生,谁不喜欢?!(写自己在学校里表现积极,请记住,这里提到了“在学校里劳动,总是带头儿干脏活儿,重活儿。为后文自己在家里劳动提供了参照。这里还提到了自己“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还是学校的大队委员”,为后文自己挑吃挑喝,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提供了参照。)
可是家里的婷婷就不一样了,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为她准备了面包、汽水、苹果……揣了满满一包。可她却把小嘴儿一撅,不高兴地说:“人家都带‘可口可乐’,而我却带汽水;人家带高级奶油饼干,而我就只好啃那干巴巴的面包,哼!”说完,拉长个脸,躲进房间里生闷气去了。还有一次,妈妈忙不过来,就让正在看电视的婷婷扫地。她又撅着个小嘴儿,不肯扫。妈妈生气了,她才懒洋洋地拿起笤帚。说是扫地,可婷婷只不过是在地上画了几个圆圈,然后把笤帚一扔。妈妈生气了,批评她一句。她把脚步一跺,哇哇地哭起来。妈妈只好摇摇头。这么娇气的孩子,谁能喜欢?!(这一段写得很精彩,把自己在家里的表现一览无余的表达出来了。与小作者在学校里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是不是两个“婷婷”?可自从三月份她们班上开了一次“孝心献给父母见行动”的主题班会后,婷婷说了,她一定要把家里的婷婷“赶走”,把学校里的婷婷请自己家里来!
点评:本文运用的是“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对比”,运用对比写活了人物,突出了小作者在家里的“骄娇”二气,刻划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婷婷”形象
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