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笛子

2025-04-02 03:26: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

回答2:

笛子,您在百度百科中可找到文字答案,您也可去搜找到一位活的笛箫百科全书----习小林 ,他会用30多年的吹笛经验告诉您 ----什么是笛子!

回答3: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 竹笛
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

回答4:

笛子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他有“东方长笛”之美称,它有南方曲笛和北方梆笛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