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装置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气体,所以再通过浓硫酸把二氧化碳干燥后再进行收集,由于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根据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仪器的连接顺序为②→⑩→?→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碳酸钙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B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用此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O2↑;
(3)A装置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制取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4)根据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可知,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所以可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并且气体从②释放出;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又因为要收集干燥的气体,而NO2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我们选取盛有浓硫酸的H作为干燥装置,气体可从⑩进入,?出;同时由于该气体有毒,所以应该用G装置收集,最后用F装置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1)②→⑩→?→⑨;CaCO3+2HCl=CaCl2+H2O+CO2↑;
(2)氧气; 2H2O22H2O+O2↑;
(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4)②→⑩→?→⑨→⑧→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