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

2025-04-03 18:32: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 定义:

    1、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氢转化为碳水化合物。

    2、光合作用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

    3、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其能量转换效率约为6%。

  • 意义:

    1、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绿色植物在同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把太阳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蓄积在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


    3、维持大气O2和CO2的相对平衡。

  • 作用原理:

    1、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植物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的一种。

    2、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等能源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 影响条件:

    1、光照。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2、二氧化碳。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它的浓度高低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

    3、温度。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为复杂。

    4、矿质元素。这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