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官渡之战后实力依然强大,为何没有和曹操划黄河而治?

2025-04-13 18:48: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官渡之战,是三国中非常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史书记载曹操不到一万大军就战胜了袁绍十几万大军。实际上,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是有差距,但没有差那么大。黄巾起义时,曹操就收降了三十万黄巾军,除过老弱病残,也有十几万精兵,再除去留守许昌和徐州的人,也得有六七万兵马投入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异常惨烈,曹操侥幸取胜

尽管曹操善于用兵,但战争最后比拼的是经济和硬实力,因为缺乏粮草,曹操差点退兵。要不是:1、许攸因贪财,家人触犯军法被袁绍责罚,后投靠曹操,告知曹操奇袭袁绍囤积粮草之地乌巢;2、张辽背叛袁绍投靠曹操;曹操最终才侥幸取胜。

二、袁绍兵败,仍是一方诸侯,可以与曹操划黄河而治

官渡兵败后,袁绍军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并没有大伤元气。他回到黎阳后,接管了驻地将军蒋义渠的兵,逐步重整队伍,聚合散兵,又收复了冀州很多降曹的郡县,稳住了冀州和青州、并州、幽州的地盘,仍旧是拥有四州的大诸侯。曹操尽管获胜,也才有兖州、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和徐州四州,大战过后,曹操也需要休养生息。

总结起来,官渡之战后,对于北方中国来说,北强南弱之势转为南强北弱(袁绍为北,曹操为南),然而只是南强北弱而已。曹操的军队还不足以一举扫平袁绍,袁绍依靠四大州,恢复元气,与曹操划黄河而治,是完全有机会的。

三、因病身亡,派系林立,被曹操逐个击破

袁绍集团虽然实力还在,但派系林立,他不得不派遣自己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各领一州,袁绍活着的时候,这个集团的平衡没有问题。无奈官渡之战后,过了二十几个月,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就因病身亡。

袁绍死后,部下分为两派。逢纪与审配一派,拥护小儿子袁尚;辛评与郭图一派,拥护长子袁谭。虽然两人不和,但对曹操却枪口一致。袁谭负责在黎阳对抗曹操,袁尚留守邺城。曹操打袁谭打的很艰难,从建安八年二月打到九月,才将他们打回邺城取得胜利。袁谭、袁尚在有敌人时,团结对外;没有外敌时,便内分裂内斗。曹操刚撤军南下,袁谭和袁尚就互相掐了起来,袁谭被打的没有办法,求助曹操,曹操趁机拿下邺城,随后负责并州的袁绍外甥望风而降,投靠曹操。曹操又和袁谭翻脸,在建安十年灭掉他。

袁尚、袁熙逃入乌桓,曹操奇袭乌桓,袁尚、袁熙逃到辽东,被公孙康杀掉后,袁氏集团的实力才算被彻底消灭。

从官渡之战到最终消灭袁绍的力量,曹操花费了七八年时间;前期曹操攻伐陶谦、吕布、袁术等,前后不过两三年时间;可见袁绍是曹操前期真正的劲敌,要是袁绍多活几年,东汉末年天下大势的走向如何,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