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恶贯满盈的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2025-03-30 09:06:0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刘瑾被凌迟处死。

回答2:

刘瑾本姓谈,6岁时得宫内一刘姓宦官赏识,认其做父,改姓刘自宫入宫当宦官。明朝时期太监是官职称谓,不是所有宦官都叫太监。 如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是皇帝的大秘书,负责票拟、披红。凡事有关国家政事,都由司礼监负责。其工作性质,决定其权利和收获。
刘瑾因犯死罪被下狱,朱祐樘时期被赦免后,随侍奉朱佑樘长子朱厚照。之后因其能力被朱厚照看重,得皇位后,便提拔刘瑾做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这个人还是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在司礼监时期,推行过一些变法和改革措施,对待腐败也是打击尤佳随获得皇帝认可。
不要以为皇帝都是草包,宦官只要会奉承趋炎附势就能得势,那就太天真了。皇帝也有自己的打算。自朱元璋废掉李善长和胡惟庸时,就注定了明朝太监权势。因为朱元璋不想设立宰相来制衡皇权,但是他没想到,内阁的文官也不是吃素的,跟皇帝斗的也是异常生猛。所以到明中后期,皇帝开始扶持太监权势,以对抗文官集团。这样皇帝就可以当裁判,两者都想获胜,只能依附于皇权。这是制衡的手段和政治手段。
刘瑾后期有些狂傲不羁,史书记载他有当皇帝的想法,并且在抄家时,发现了玉玺和玉带,都是皇帝的象征。武宗一开始是信任刘瑾的,到后期的纵容也是有政治目的的。在正德5年,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立刻下令逮捕刘瑾,并且坐实罪证,其心可诛,遂判定其谋逆之罪,处凌迟。
刘瑾因朱厚照得势,又因朱厚照处死,这就说明皇帝是政治权谋高手,你只是可以利用的,并不是缺你不行。

回答3:

被正德杀掉的呗

回答4:

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