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加工、储藏过程中容易被氧化破坏,降低了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甚至产生毒性,生产中应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蛋白质
用大豆、棉籽、油菜籽、芝麻等在加工生产食用油时,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能导致饼粕中的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的消化率显著降低,饲料的利用率下降。例如,用我国传统生产工艺生产香油时,生产的芝麻粕颜色为深棕色,各种氨基酸消化率仅有20%左右,甚至是负值。
油脂
饲料中的油脂不稳定,贮存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时发生酸败,产生哈喇味。在高温高湿季节、饲料中添加油脂容易发生酸败。
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对理化环境敏感,温度、湿度、光、酸、碱、压力、摩擦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因素均能影响维生素的稳定性。由饲料中矿物元素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维生素稳定性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微量元素
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微量元素稳定性差,容易与饲料中的草酸、植酸等结合,降低生物利用率。有机态微量元素相对稳定。
为保持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可在饲料中添加0.01%的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