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20年考试大纲会不会变动很大,以后会不会取消健康管理师?

2025-04-13 08:33:0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目前,健康管理师只设置了三级考试,并且没有单独的报名入口,考生可通过机构协助报名。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相关职业四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非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4)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非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考核均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理论知识考试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回答2:

健康管理师好像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吧。

回答3:

2020年健康管理师考试大纲有改动吗?在复习中又该如何把握呢?中公医考的老师给大家梳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哦!
1.与临床实际贴合紧密
举例:
(1)将诊室血压测量方法中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时间1h改为30min。
(2)国家通用的身体活动量衡量指标中每天走路的活动量( MET • min )
=3.0MET×30min=300(MET•min);每周走路的活动量(MET•min)=300(MET•min)×5=1500(MET•min)修改为每天走路的活动量(MET•min)=3.0MET×30min=90(MET•min);每周走路的活动量(MET•min)=90(MET•min)×5=450(MET•min)。
(3)预防低血糖中运动前血糖水平若小于100mg/dl,应进食碳水化合物20-30克后运动修改为运动前血糖水平若小于5.6mmol/L,应进食碳水化合物20-30克后运动。
(4)将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影响因素中血脂异常的TC≥5.7mmol/L(220 mg/dl)或LDL-C≥3.6mmol/L(140
mg/dl)修改为TC≥6.2mmol/L(240 mg/dl)或LDL-C≥4.1mmol/L(160 mg/dl)。
这样的修改主要是更加贴近临床实际,使得健康管理师的专业性更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管理师后期的改革方向将会和医学临床工作近一步结合,以培养更具有医学知识的专业性人才。
2.细化指标
举例: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标准细化具体数值: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
细化考点是需要大家引起重视的更改,健康管理师的考试日益完善,从大致框架的学习到现在乃至以后更加细致的学习,说明后期健管师的考试难度可能会加大,需要同学们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于大家的要求也就越高。
3.知识点的增加
举例:在超重或肥胖的概念及判断标准中将目前我国成人
BMI的切点为:18.5kg/㎡≤BMI<24kg/㎡即为超重;BMI≥28kg/㎡为肥胖,扩展至BMI<18.5kg/㎡为体重过低,18.5≤BMI<24kg/㎡
为体重正常;24.0≤BMI<28kg/㎡为超重;BMI≥28kg/㎡为肥胖。
新的知识点增加对于今年的复习相对重要,很有可能在考试中会涉及出题点,作为新知识点的考查方向。
4.知识点的删减
举例:删除了腰臀比的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的删减主要是为实际工作服务,那对大家来说也是一定程度的减负,在复习中可以减少此类知识点的学习时间。
5.保持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内容的一致性
举例:体重超重和肥胖中腰围标准:男性≥85cm,女性≥80cm改为男性≥90cm,女性≥85cm。
在过去的大纲以及讲义中,偶有基础与实操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加重了学习负担,为保持学习的一致性,新大纲对部分数值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对同学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减负。
通过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不断细化的标准、更符合临床医学的知识以及对整个知识点的适宜度把握,因此在复习中更要注意一些诊断标准中数值的变化,以及基础和实操前后的一致性,以免在考试中出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