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指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
解释如下:
是:指示代词,这;
孰:什么;
拼音:shìkěrěn,shúbùkěrěn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
英语:Howcanthisbetolerated?Ifthiscanbetolerated,whatcannot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根据《周礼》,皇帝在音乐和舞蹈表演上可以使用八行八列的“八夷”,以及64人的音乐和舞蹈。诸侯使用六夷,共48人;一路用了4人,共32人;人只能用两彝,也就是只能用16个人。
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些规定,他就是违反了周礼,应该受到惩罚。当时,鲁国有个清大夫叫纪平子。季家一直清清气爽,势力强大,操纵着国家政权,国王实际上是在他的控制之下。作为一个道士,他只能使用三十二人的戏班子,但他把自己比作皇帝,在自己的院子里和六十四人一起唱歌跳舞。
孔子听说后,认为季平子破坏了周的礼制。有一次,师父在谈论纪平子。孔子说:“如果他胆敢违反周礼,和六十四个人在自己的院子里弹琴跳舞,有什么可容忍的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释如下:
是:指示代词,这。
孰:什么。
原意是指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
拼音: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
英语:How can this be tolerated? If this can be tolerated,what cannot 。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典故:
按照周礼规定,演奏乐舞的行列,天子可以用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所组成的乐舞队进行演奏和舞蹈;诸侯则用六佾,共四十八人;卿大夫用四佾,共三十二人;士则只能用二佾,即只有十六人。
如果谁违反了这些规定,就是违反了周礼,应该受到惩罚。当时,鲁国有一个卿大夫,叫季平子。季氏世代为卿,权重势大,操纵着国家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的控制之下。作为卿大夫,他本来只能用三十二人的乐舞队,可是他自比天子,便在自家的庭院里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和舞蹈。
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认为季平子破坏了周礼。有一次,孔子谈论季平子,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孔子说:他竟然敢在自家的庭院里违背周礼,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
后来,人们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成语,指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忍耐的地步。
“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贵族,也称季孙氏。当时,鲁国季、孟、叔(季孙、孟孙、叔孙)三家,世代为卿,权重势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鲁昭公曾被他们打败,逃往齐国;鲁哀公也被他们打得逃往卫国、邹国和越国;到鲁悼公,更几乎只挂个“国君”的空名了。(参看“祸起萧墙”)
至于“八佾舞于庭”而激起孔子愤怒的这个季氏,究竟是季氏的哪一代?原文中没有说明。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这个)可忍,孰(哪个)不可忍”,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这样的东西)都可以忍受,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
是:这
孰:(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