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
-
系辞》
。是以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这都是对这句
话给予一定的定性,但是就他本身来说还是符合唯物主义的。
何为易道?首先,客观环境是“穷”
。穷可以有很多理解,比如说没钱
就是一直很直接的例子。穷的繁体字写法是“穷”
,
“从穴,躬声。躬,身
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为穷
尽、完结。
”这是字典中的解释,形容很窘迫。简化为力,与力有关的,肯
定是自身的位置不高,
或者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这就是穷。
在穷的条件下,
人才能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更加的成功。
其次,变。要有变化,改变,以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变有很多种,可
能会因为变而使事物发展走向更加不好的方向,可能会变得很好,所以不是
很多变都是成功,
后来的很多的实例都证实了变得不好性,
例如戊戌变法等。
但是在周易中,这里的变一定是在穷的大条件的情况下才发生的变,在走投
无路的情况下的变才会是成功的。所以变是穷的条件下的变。
再次,通、久。穷则变,变之后就是通。在穷的条件下,人们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最大的变,是事物想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那么自然结果就是通了。
通了事物的演变自然会久,但是久不代表着就是永远。
最后,通久之后又是穷、变。事物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下不断的进步,不断的
变化,这其中有变化,也有不变。变化的是越来越进步,不变的循环。这也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类社会如此,何况予物呢?
包含,多看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