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天学点法律知识
走在大街上,你是否会经常遇到下面这个场景:一个人礼貌性地拦下你,称公司搞活动,可以免费赠送你一个礼品,只需要你,简单登记上姓名和电话或者只是扫一下二维码即可。水杯、饮料、玩偶公仔、手机壳,雨伞、大米、鸡蛋、食用油、洗发水……各种礼品,很是诱惑。
可是这其中的是大有安全隐患的,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下面的技巧大家一定要知道!
目前,针对个人信息的犯罪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有:
1、专门收集信息的泄密源的团体,他们费尽心机获得用各种花样和手段取得企业或个人据库信息。
2、数据信息中间商,他们根据各种非法需求向泄密源购买数据,作为中间商向有需求者推销数据,作为中间商买卖、共享和传播各种数据库。
3、购买个人信息实施犯罪者,他们是实际利用个人信息侵害个人利益的群体。
我们泄露的信息都被他们用在了那些犯罪中呢?
1.电信诈骗。如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家庭成员信息,向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在校子女遭绑架或突然生病,要求紧急汇款解救或医治,以此实施诈骗。
2.被用于借贷款项、开办公司、申办信用卡恶意透支等。
3.滋扰民众。用于网络人肉搜索、信息曝光等行为滋扰民众生活。
4.实施严重暴力犯罪活动。如冒充快递员直接上门抢劫。
打开电信营业客户端——搜索“隐私哨兵”的功能,能对手机进行全面的APP检测,会告诉我们哪些APP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如果有存在泄露风险,建议赶紧删除,保护个人隐私
怎样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看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诉别人,随时小心是必要的。个人信息大多是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注册、会员登记、网络登录申请邮箱、注册进入聊天室或游戏厅时以填写个人信息的方式,泄露到不法分子之手的。所以,在网络上,要做到不泄露个人信息,最好就是不要填写这些东西。如果要求填写,可以填写虚假信息。因为没有保证说对方不会将信息拿来进行不法行为,这是一种防范的措施,完全是合理的。
2.在上网时不要将论坛的密码与自己的银行账户密码作相同设置。
3.网上各种账号最好不要设置简单密码,如生日或顺序数字等,防止不法分子猜到密码,然后盗取账号。
4.不要随便打开不知名的邮件附件,不要回复或者点击不明邮件的链接。
5.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登录网上银行等重要网站,防止个人重要信息被盗。
6.安装个人“防火墙”,以防止个人信息被人窃取。利用“防火墙”隐私控制特性,可以选择哪些信息需要保密,就不会因不慎而把这些信息发到不安全的网站。还可以防止网站服务器在察觉不到的情况下跟踪电子邮件地址和其他个人信息。
7.在发送信息之前先阅读网站的隐私保护政策,防止有些网站会将个人资料出售给第三方。网络隐私,即个人资料的保密性,是网络时代新的概念,要学会维护自己的网络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