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识记材料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在人类社会初期——产业革命前,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
2、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有人惊呼人类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知识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该模式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分为几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几个不同阶段及主要特征:前信
类型 发展阶段 主要特征
高高低 原始低增长阶段第一阶段即农业社会时期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人口的平均寿命比较短。
高低高 加速增长阶段第二阶段即工业化初期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平均寿命随之上升。
高低高 增长减缓阶段第三阶段 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台白抹唐开始减绥.人口平均寿命继续上升。
低低低 低速增长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
知识点三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世界性突出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①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慧拆轮,0~1 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
②影响:a.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御灶使尚未解决温饱的穷国更加贫困,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b.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③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①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②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③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迁移的发展及特点:
(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1 5世纪末至1 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后,主流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也更加趋于多样化。
首先,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其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第三,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第四,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知识点二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含义: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
(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知识点三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④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人El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知识点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1)数量:1 2.9 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 1 %。
(2)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1 3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2、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知识点四 谋求人人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表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 荷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此外·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1)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
(2)在一定历史阶段,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
4.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坚定的实施“控制人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分布的主要规律,不仅培养了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探讨成因奠定了知识基础。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知识点一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出现等密切相关。
2、城市的发展
世界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2)产业革命以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知识点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形成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5、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知识点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的优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2)造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
(3)有些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而导致地下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4)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知识点一 城市的区位远择
1、城市区位的概念: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2、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1)自然因素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
②气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
③地形、地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④矿产资源:资源丰富地区,工矿业发展迅速,人El集聚进一步加强,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矿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减弱,科技、旅游等影响增大,而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影响巨大。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活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服务(如居住、幼儿园、小学等);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如大学、大型工业基地、国家级研究所等),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3、城市体系形成的基础:城市与其腹地和其他城市发生的备种联系。
4、城市体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及作用
(1)内容:较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
(2)作用:被成功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
知识点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各具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上海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高级职能。
2、南京和杭州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等方面,居第二层次,是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3、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城市属第三层次,其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
4、镇江、扬州、南通等则属更次一级城市,其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知识点一 城市功能区
1、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2.主要城市功能区
(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
3、城市功能区组成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城市所共有。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知识点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1)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1)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2)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主要表现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异。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
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4、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三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影响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在城市建筑景观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建筑物的高低。
2、一些经过规划后而建设的城市,其城市格局无论是建筑物的单体与组合,还是整个城市道路系统,都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与含义。
3、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等。
(2)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3)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4)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
知识点二农业的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3、热带迁移农业
(1)迁移农业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的农业地域类型。
(2)迁移农业的分布、从事人口及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从事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5%左右。但是其活动范围占据了世界土地总面积的
1/4左右。
(3)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及对环境的影响。
热带密林中的原始部族,来到新的地块,便毁林、烧荒、掘穴播种,等待收获。一 般二三年内土壤肥力急剧耗竭,农作物产量锐减,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选新地块。迁移农业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被抛弃的荒地一般难以恢复森林原貌,而成为次生灌丛。
3、水稻种植业
(1)水稻种植业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2)水稻种植业自身的特征
①水稻是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型农业。
(3)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及规模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人口稠密,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一般较低。目前亚洲稻谷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中国是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
4、混合农业
(1)混合农业的概念:指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混合农业的分布
它主要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此外,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也属混合农业的范畴。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它普遍采用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方式。
第一,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第三,农场主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知识点三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强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否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2、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4、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2、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
(4)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
(5)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知识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地域的形成一
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便形成工业地域。
2、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1)工业的产品联系
(2)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3)信息上的联系
3、工业集聚
(1)工业集聚的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3)工业集聚的意义: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4、工业扩散的原因
(1)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
(2)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
5、工业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工业的集聚与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到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较落后的地区扩散。
知识点三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2、随着世界各地的工业普遍发展,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3、防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一 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是_种.具有强烈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业。它主要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内容在内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
2、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出售劳务和提供服务取得收人为特征,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等特点。
3、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意义
(1)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发展匡内旅游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加快货币流通。
(3)旅游业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旅游区吸引外资以及落后地区的市场开发等。 (4)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旅游业可以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知识点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旅游活动受自然地理环境的明显制约,具有地域差异性和季节性的变化。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质量上,即旅游景区景点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4、旅游地位置及交通的通达性:旅游地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
6、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知识点三 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业造成的地理环境问题
旅游业绝不是“无污染产业",它同样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对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而其解决难度并不亚于一般的环境污染问题。
2、治理旅游区环境问题的措施
(1)对于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时,加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等工作。
(2)对于古代建筑景观,在外观上要保持原貌,修复文物古迹“修Ill如IH",并慎重处理扩建、新建建筑物与原有文物古迹的关系,其风格、规模都应与旅游区环境协调。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知识点一 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它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改变被运送物品的自然属性和性状,只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
人类从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3、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等。
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各种运输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应根据运输对象的性质和运量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合理运输。
5、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作用
各种交通运输路线,通过与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相互交织,形成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人们的生产活动、贸易往来、社会交往变得更加便捷。
6、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正向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二 通信
1、通信的概念及分类
通信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一般可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2、邮政通信
(1)主要任务: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2)邮政网络的组成:是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邮路主要利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线路。
(3)邮政通信的影响因素:有时受到地形障碍以及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3、电信通信
(1)主要任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
(2)电信通信的传递方式及影响因素:电信利用电波传递信息。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有时会影响到通信质量。
(3)作用:大大地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