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一、结构
打火机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可燃性气体。早期多用汽油,因有异味,现已很少使用。现多采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它们经加压后充入封闭气箱,一旦释放至空气中便吸热气化而迅速膨胀,极易点燃。
打火机采用的丁烷(CH3-CH2-CH2-CH3)为正丁烷,是两种有相同分子式(C4H10)的烷烃碳氢化合物的统称。包括: 正丁烷和异丁烷 (2-甲基丙烷). 丁烷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是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的重要原料,其用途日益受到重视。
二、性能
无色可燃性气体。熔点 -135.35℃,沸点 -0.5C,相对密度0.5730(25℃),折射率13326(20。C),临界温度一1520l。C,临界压力38OkPa,临界体积4387ml/g。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其他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9%~84%(V/V)。
扩展资料
打火机主要部件是发火机构和贮气箱,发火机构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
发火机构是打火机演变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结构较复杂的部分。根据发火机构的特点,打火机可分为火石钢轮打火机、压电陶瓷打火机、磁感应打火机、电池打火机、太阳能打火机、微电脑打火机6种。
现代打火机按使用的燃料可分为液体打火机和气体打火机两种,按发火方式可分为砂轮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
一次性打火机,打火机制作时充入燃料,不能重复充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打火机
一次性打火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把一块压电材料块(晶体结构)一端接上一段细导线,此导线与在打火机出气口处的金属材料形成一个缺口,通过机械机构使撞击块的撞击时与气源开启同步。当撞击块以一定的冲击能量或力撞击压电材料块的另一端时,压电材料的内部分子就会强烈振动,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导线中。由于导线的截面积与压电材料块的截面积之比悬殊很大,在导线中分子的振动就有了很大的加强趋势。当导线的端点分子强烈的振动撞击缺口处的空气分子时,空气分子也就产生强烈振动。空气分子振动的运动轨迹就是我们看见的电火星(电弧光)。这些电火星(电弧光)实际上就是导线分子强烈振动并向打火机出气口处的金属材料传递能量时空气分子振动的运动轨迹,说明缺口处的空气分子振动很厉害。按照振动理论的说法振动强烈就是物质温度很高,当这个温度超过打火机内的液化气的燃点时,跑出来的气体就会被点燃,形成火焰,火焰就是剧烈振动着的气体物质分子影象。这就是打火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其他电子打火装置的道理与此相同。
实际上是两极可以运动的高压电容 运动能量转换成高压 像下雨时的闪电一样 如果你仔细观察可以看到 打火机出气的地方特意放置了一个很小的金属弹簧圈 与之对应的电容也是用铜线引到靠近这个金属弹簧圈的地方了
当你按下搓轮时就产生火花, 同时也按下了撬板 .也同时打开了液化气的阀门 就打出火了 就像我们用的煤气灶一样的
压电陶瓷,受压力会产生电,故打火次数只取决于液化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