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种恐惧症怎么办?心理问题严重

2024-11-15 23:09: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也想过死亡,大多数人都想过吧,一开始很恐惧。也想过父母的死亡,悲痛万分。后来,都是浮云了。我来谈谈我的做法。
我先想,死亡其实比活着容易多了。闭眼,再见。如果一个人不死,一代,一代,又一代。。。思想沧桑了,不懂得珍惜了,感觉不到爱了,连如今对死亡的恐惧也没有了。到那时最大的恐惧和痛苦是无穷无尽地活着。
再者,我喜欢很多人。盖茨,巴菲特,justin bieber,奥巴马,郎咸平。。。能和这么多优秀的人生活在同一轮回,我实在太幸运了。他们都会死,我又算什么,我喜欢他们,能和他们共生死实在太棒了。
父母会逝去,平静对待。难道谁不会死吗 = =?我就笑着对自己说,呵呵,你也不远了。
另外,尽情干自己想干的事,记住,是尽情。当做自己想做或喜欢做的事时,你会觉得死而无憾。你可以喜欢或是爱上一些人物,像我一样,你会藐视死亡。

至于你怕大气球,你还是不敢面对它。不妨就找很多大气球和其他令你恐惧的东西,和它们呆在一起,甚至抱它们,玩它们。之后,你绝对不会再恐惧了。
我就直说了,你怕的东西都不可怕,都是你把它们想可怕了。干嘛要这么想?只是一些东西而已 = =
还有,永远不要逃避。你貌似不自信。去面对所有,一切甚至让你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的事。瞎说也好,丢脸也好,失败就失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如果你现在不抓紧失败,流泪,丢脸。你就会失败,流泪,丢脸一辈子。放心,当你眼泪尽了,就不懂得哭泣了,伤痕累累,就不懂得痛了,脸丢尽了,你就再不会丢脸了~
你就对自己说:我一生都没干过什么出格大胆的事,白活了。面试的那些家伙算个什么东西,以为比我早出生几年,早上任几年就了不起了,迟早要超过你们。(多骂他们几句,多无视他们,他们又不是神,凭什么怕他们。展现出自信,大胆,加上你本生水平,足够~)

最后,告诉你,所有的一切都不可怕,从头到尾都是你自己在吓自己。建议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吧~

回答2:

欲治疗恐惧症,首先需要明白自己的情况属于什么类型的恐惧,自己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性格特点与自己恐惧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
一般而言,常见的恐惧有:疾病恐惧;社交恐惧;特定恐惧;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这些恐惧,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1、躯体反应上,常有发抖、思维空白、发冷、出冷汗、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恶心、想吐、浑身无力、声音变小等表现。
2、行为上,忍不住要回避危险,疾病恐惧者通过反复去医院检查回避危险,社交恐惧回避害怕的人,惊恐发作者回避离家较远的地方等等,创伤后应激者,有时候完全想不起当时发生了什么。
3、认识上,认为我会遭遇损失,且无能为力。
4、情绪上,与焦虑体验类似。但对人的消耗,比焦虑更大。
每一种恐惧的治疗措施都有差别,虽为同一种恐惧,但针对不同的个体,治疗措施也不同。
像题主这样的情况,的确符合多种恐惧症的表现,但本质上却一样。起因于婴幼儿时被照顾的不够好,每天缺少用心的情感互动,以致缺少客体恒常性,所谓“客体恒常性”——顾名思义,自己之外的那个客体永恒在那里,常常在那里。通俗地说:内心已经形成了关于主要看护者的稳定图像,并相信ta永远支持我。当主要看护者没在时,也觉得ta在那儿了。反之,客体恒常性不够者,主要看护者不在时,就觉得ta从此消失了。一般在3岁前形成稳定的客体恒常性,所以也只有在这时,孩子才适合离开看护者几小时,去幼儿园生活。
题主死亡恐惧的本质,是担心客体分离焦虑。心理咨询师一宁观察发现,小时候被照顾的很好,被充分爱戴的孩子,长大后,面对看护者的逝世,反而容易接受分离。一宁认为这正是客体恒常性足够的表现,看护者走了,但潜意识感觉,他她永远在那里。
根据以上的分析,题主康复的关键点,是要重建客体恒常性,而这个,一般只有通过一年以上的长程心理咨询,才能达成。
言不尽意,先粗略分享这些。
疾病恐惧、惊恐发作等,可以参考一宁撰写的相关文章,此不赘述。

回答3:

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或者服用药物进行调理,具体要看患者的病情而定。晚上睡觉害怕主要考虑是神经衰退的问题,属于心理的问题。如果患者是由于学习、生活压力过大的问题导致,可以到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梳理一下病因,调整心态。在生活中还需要多参加户外活动,跑跑步、游游泳,转移注意力,增强自信,

回答4:

看心理医生不需要很长时间,是你要改变自己需要很长时间,神经过敏会让大脑很紧张,心理变的更脆弱,我觉的你看医生还是最佳选择。而你越逃避越怯懦就越没自信就越自卑,不怕失败,不太过于要面子,勇敢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回答5:

我建议您可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如果像您描述的一样的话,您的恐惧症已经比较严重了,最好还是去看一下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