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缓存机制是什么?就是缓存是如何作用数据库的?越详细越好。要对的。

2025-04-14 12:41: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你要了解下什么是 数据库缓存机制 (最好找书本来看下)
已经过了很久了。我都忘记了。不过可以举个类似的例子 希望帮助你下理解。
还有些需要具体例子代码看的话,最好还是找数据库的相关书籍讲解比较详细 网上很少能详细讲解的 如果在学校就最好了。找老师问就可以 或者你去些关于数据库方面的论坛上找找资料

数据库缓存机制 缓存是介于应用程序和物理数据源之间,其作用是为了降低应用程序对物理数据源访问的频次,从而提高了应用的运行性能。缓存内的数据是对物理数据源中的数据的复制,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从缓存读写数据,在特定的时刻或事件会同步缓存和物理数据源的数据。
缓存的介质一般是内存,所以读写速度很快。但如果缓存中存放的数据量非常大时,也会用硬盘作为缓存介质。缓存的实现不仅仅要考虑存储的介质,还要考虑到管理缓存的并发访问和缓存数据的生命周期。

再如:

静态的网站的内容都是些简单的静态网页直接存储在服务器上,可以非常容易地达到非常惊人的访问量。但是动态网站因为是动态的,也就是说每次用户访问一个页面,服务器要执行数据库查询,启动模板,执行业务逻辑到最终生成一个你所看到的网页,这一切都是动态即时生成的。从处理器资源的角度来看,这是比较昂贵的。
对于大多数网络应用来说,过载并不是大问题。因为大多数网络应用并不是washingtonpost.com或Slashdot;它们通常是很小很简单,或者是中等规模的站点,只有很少的流量。但是对于中等至大规模流量的站点来说,尽可能地解决过载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用到缓存了。
缓存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特别是对一些比较耗时间、资源的计算。

回答2:

缓存的介质一般是内存,所以读写速度很快。但如果缓存中存放的数据量非常大时,也会用硬盘作为缓存介质。缓存的实现不仅仅要考虑存储的介质,还要考虑到管理缓存的并发访问和缓存数据的生命周期。

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称作Cache),当某一硬件要读取数据时,会首先从缓存中查找需要的数据,如果找到了则直接执行,找不到的话则从内存中找。由于缓存的运行速度比内存快得多,故缓存的作用就是帮助硬件更快地运行。

因为缓存往往使用的是RAM(断电即掉的非永久储存),所以在用完后还是会把文件送到硬盘等存储器里永久存储。电脑里最大的缓存就是内存条了,最快的是CPU上镶的L1和L2缓存,显卡的显存是给显卡运算芯片用的缓存,硬盘上也有16M或者32M的缓存。

回答3:

我们都知道 MySQL 的 Table Cache 是表定义的缓存,江湖上流传着各种对这个参数的调优方法。
table cache 的作用,就是节约读取表结构文件的开销。对于table cache 是否命中,其实table cache 是针对于线程的,每个线程有自己的缓存,只缓存本线程的表结构定义。不过我们发现,strace 中没有关于表结构文件的 open 操作(只有 stat 操作,定位表结构文件是否存在),也就是说 table cache 不命中,不一定需要读取表结构文件。这种感觉好像是:在不命中 table cache 时,命中了另外一个表结构缓存。
运维建议:
我们读一下 MySQL 的文档,关于 table_open_cache 的建议值公式:建议值 = 最大并发数 * join 语句涉及的表的最大个数。
通过实验我们容易理解:table_cache 是针对于线程的,所以需要最大并发数个缓存。另外,一个语句 join 涉及的表,需要同时在缓存中存在。所以最小的缓存大小,等于语句 join 涉及的表的最大个数。将这两个数相乘,就得到了 MySQL 的建议值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