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在路途中突发疾病死亡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扩展资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称“周郎”,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孙权阵营重要的统帅,也是杰出优秀的军事家、战术家、战略家、政治家。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战后两年,他在准备征伐四川、巴蜀途中身染重病,不久于巴丘病逝,年仅三十六岁。与鲁肃、吕蒙和陆逊合称四大都督。
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天资聪颖、精明能干、胸襟宽阔、相貌俊美、精熟音律,酒过三巡仍能听出宴席间的音误,故而传言“曲有误,周郎顾”,并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礼遇器重、提拔重用,妻子小乔在江东亦称国色,是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也有不少古代诗词表达了对周瑜的赞美和钦佩,其中最著名篇章如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才德卓越、智慧非凡,将周瑜描写成为心胸狭隘,与诸葛亮明争暗斗之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三国演义》总承过往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说部话本等故事,将周瑜描绘成足智多谋,但却气量狭小之人。
例如,在这些作品中,周瑜屡次在赤壁之战试图谋害诸葛亮,例如要求诸葛亮造箭等。大战之后又多次想铲除刘备的势力,反而被诸葛亮“三气周瑜”,气得吐血而亡,临死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今人常用“瑜亮情结”或“一时瑜亮”来形容两位杰出人物互相较量的情形。诸葛亮在为周瑜哭丧时说的“从此天下,知音何方?”一句,也被后人视为英雄人物惺惺相惜的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周瑜不是被孙权害死的,周瑜是病死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扩展资料
周瑜是东汉末年最为出色的政治和军事及一体的人物之一,更是一个品德高尚、忠义勇猛、有智慧谋略、才华洋溢、对友情爱情忠心以待、长相帅气、风流潇洒的完美形象。
他是东汉三国时期极为出色的政治谋略大师。其一是劝谏孙策夺取江东,奠定基础,为孙策的自立创造了条件。
北方人才众多,荆州刘表的势力重大,只有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地方的险要好守卫,是创业的最好地方。而之后的历史故事也证明了,取江东也就成为了孙策当时的主要任务。
再有等到他取江东后,有为孙策指定了夺取庐江的谋略,再一就是荆州,最后夺取西川的益州,从而使得三国的疆土一分为二,与北方划分各自统治,最终再统一国家的计划。而从后来历史的发展形势来看,周瑜为孙策制定的计划无疑是高明而且富有远见的。
而东吴的路程基本是符合周瑜制定的这个计划的。还有就是在赤壁一战之后,周瑜不同意孙权将荆州江南四郡之地借给刘备,反而劝谏孙权趁着刘备现在的势力不打应该一举把刘备歼灭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周瑜不是被孙权害死的,周瑜是病死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扩展资料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建安五年(200)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病逝。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还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的礼遇器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根据正史《三国志》,周瑜不是被孙权害死的。写三国的小说众多,对周瑜的死的说法也很多,基于这些只是小说,所以不可当真。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地位却比自己高,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
而“孙权害死周瑜”则是阴谋论。《三国志》中记载:权闻之哀恸,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自迎其丧于芜湖。
所以,孙权害死周瑜在正史中是毫无根据的。
目前有历史学者认为,周瑜之死可能只是因为一些疾病感染。那个年代没有抗生素,旅途奔波十分劳累,一旦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受到感染,突发疾病,那就足以致命。当时周瑜去找孙权时身体很健康,所以后来半路生了急病知道要死时,才痛苦的说出“遗恨何极”的话来,因为他对自己得暴病会死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的,孙权也没心理准备才说“瑜忽短命”。可见,周瑜的死只是因为自己突然发病所致,与他人无关。
不是的。现在有好多人乱说周瑜被孙权害死,是没有依据的。
史料: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三国志》
很明显,周瑜是病死的。根据推测,有可能是生了疾病,过度劳累,或者是建安十四年南郡之战箭伤复发所致。
孙权谋害周瑜没有有依据。
孙权答应了周瑜西征的计划,周瑜才去世的。如果他想谋杀,岂不多此一举?
另外,史料:
孙权:孤非公瑾,不帝也。——《三国志》
可见两人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