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 劳动情况是怎样的?

2024-11-15 12:28: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遗址两期发掘共出土文物7000多件,骨器最多,3000多件;陶器次之,2000多件;再次为木构件、木器等。

  水稻遗物 遗址第四文化层中,稻谷遗物数量众多。建筑遗迹范围内,废墟灰烬及烧焦木屑残渣中、炊煮釜底残留锅巴中都有稻谷和炭化米粒。地层中还有秕谷、谷壳、谷粒及稻根、稻秆、稻叶堆积发现,一般堆积厚度40~50厘米。堆积丰厚,数量众多,为以往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所未见。出土时,谷粒金黄,芒刺清晰,稻杆碧绿挺硬,外形完好,经农学家鉴定考证,大部分为人工栽培籼稻,历史比以往誉为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还早数百年,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发源地之一,并纠正以往中国有粳无籼观点。遗址出土稻谷与野生稻区别颇大,可见人工栽培起源还要早。众多釜底锅巴的发现,证明稻米已成为河姆渡人主要食物之一。

  木构件及木器 第四文化层中有大批木结构建筑遗迹,发掘出木构件千件以上,主要为经加工的长圆木、桩木和木板。经鉴定,房屋遗迹是木结构干栏式长屋,最长达23米以上。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地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房屋规模大小及内部结构,视居住成员多寡而定,从住宅营建看,河姆渡人已较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因工具限制,加工显得较粗糙。销钉的使用和企口板的发明,揭示七千年前先民已较熟练掌握房屋建筑技术,体现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毅力,为中国古典建筑木结构技术对世界建筑史的独特贡献奠定基础。遗址还出土6支木质船桨,1支外形基本完整,轮廓清楚,分桨柄、桨叶两部分,一块原木制成,形如长柄树叶,柄上刻满线条组合图案,轻巧实用,与现代游船划桨大体接近,是目前中国已发现船桨中最古老一支。船桨及一只陶舟均证明河姆渡人已开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第三、四文化层中还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不少器物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少见或未见。用于生产的占大多数,木锤系加工锤击工具,木予是狩猎扎戳武器,木碗为生活用品,木质器柄则是石器工具发挥更大效用的附属件,小木棍既是农业点穴播种工具,也是采集野生植物时挖根刨茎的采集工具,木器制作大多要经过切断、剖开、削、茬、挖凿、修磨、髹漆及火烧硬化等工序,其中碗、筒、蝶形器制作颇精细,表面经过磨光、髹漆,出土时油光可鉴,出土的20多只木筒系用整段木材制成,形似毛竹筒,内外壁锉磨光洁、内壁还凿有一浅槽,塞以圆木饼,有的外缠藤篾,可能作敲击乐器用。第二文化层中发现木架方形井,证明河姆渡人已掌握凿井技术。众多保存完好的木器出土,为世界木器工具研究提供了实物材料。

  家畜遗骸遗址出土动物遗骸数量、种类繁多。大部分哺乳类动物,有灵长目2种、偶蹄目9种、长鼻目1种、奇蹄目1种、啮齿目2种、食肉目11种、鳞甲目1种及鸟类8种、爬行类3种、鱼类8种、软体动物1种,另有3种尚待进一步鉴定。大量为狗、猪、羊、牛、鹿、猴、龟、鳖等骸骨,并有犀牛、象等骸骨发现。3个完整狗头骨,形态特征接近现代家狗。居住区域内还发现狗屎,证明河姆渡人已饲养家狗,用于狩猎、守护庄稼、防备兽类虫蛇危害,或作歉收饥荒时"储备粮"。73个猪体遗骸经专家鉴定,为人工饲养猪。1件陶塑小猪,其形态特征介于野猪和现代家猪间,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家猪,表明中国饲养家猪至少有近七千年历史。遗址还出土不少水牛骨骸和1只陶塑小羊。水牛形态特征为角短、向外向后伸展,与圣水牛相一致,是目前所知最早被驯养水牛。陶塑小羊头部小,颈项粗短,四肢矮,体态肥宽而略长,特征与现代家羊相似。动物驯养与人工栽培水稻出现一样,扩充食物资源,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夹炭黑陶 陶器占遗址全部出土文物三分之一多。第一期发掘陶片10多万片,第二期发 掘完整器和复原器千件以上,质地绝大部分为夹炭黑陶。第三、四文化层中主要有釜、罐、盆、盘、钵5种,其中釜、罐最多。用作炊煮、盛储、饮食器具等。还有复合使用的盖子、支座、器座和极个别特殊器形等,多数平底器和圆底器。制作技法以泥条盘筑法为主,不数用手工捏制,工序有配料、制坯、套接、器表处理、装配附件、晾干、焙烧等。器物表面处理已出现彩陶工艺,有茶褐色彩色图像等。第一、二文化层中增加鼎、豆、规、圈足盆等。夹砂灰红陶、泥质红陶、泥质黑陶逐渐增多。造型有三足器(鼎)、圈足器(豆)、袋足器(规)、带嘴器等。第一文化层中还出现口底大小相当,中间微隆呈长鼓形,可单手执举,造型小巧的杯。手工制作外,已出现慢轮修整,有的器物似已采用轮制技术。装饰上出现镂孔装饰(有圆孔、三角孔等)、陶衣、拍印绳纹、动植物形象摹写花纹、咖啡色及黑褐色变体动植物花纹及刻划"十"字特殊花纹图案等。其中陶衣的出现为以后瓷器"釉药"奠定基础。出土陶器除生活用器外,还有生产工具、装饰品、玩具、吹奏乐器,生产工具有直径约2厘米的陶弹丸、陶纺轮等。装饰品、玩具有陶塑猪、羊及牛头、珠、饼等,可置掌上玩耍。吹奏乐器陶埙,单孔,距今约七千年,是国内最早遗存实物。 骨器 第三、四文化层出土各类文物完整器、复原器5000多件,其中骨器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使用最广泛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形成河姆渡文化不同于一般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大重要特征。骨器种类有耙、镰、哨、箭、镞、锥、鱼镖、角锥、针、管状针、匕、棒、器柄、凿、笄梭形器、蝶形器、靴形器、牙饰、角饰等约20种,用途广及农业、狩猎、捕鱼、纺织、缝纫、装饰等。其中骨箭头最多,约1800件,占骨器总数一半多,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罕见。骨耙出土200多件,形似南方农民使用的铣,系用野牛、猪、虎、熊、麂、象、犀牛、四不象等偶蹄类哺乳动物肩胛骨制成,中间打2孔,以绑扎棍棒,用来翻耕刺土,属复合农业生产工具。骨镰呈长方形,一侧有锯状齿,一端捆绑小木柄,用兽类肋骨制成,系收割工具。角锥用以点种。镞(也称骨箭头)、哨、鱼镖等用于渔猎采集,镞一般长10厘米,少数5~6厘米,个别长15厘米,外形有柳叶形、斜挺形、圆挺形3种,柳叶形占一半。鱼镖形体扁长,带有尖锋,侧有倒刺,为专用渔具。骨针、管状针、骨锥、梭形器等用来纺织、缝纫。笄、管、坠、珠等用以装饰。骨柄等与石器等工具配合成为复杂工具;骨哨系截取禽类动物肢骨锉平两头钻孔制成,长约10厘米,直径约1厘米,壁薄腔大,两头相通,一侧挖有2毫米大小圆孔,一般2孔,少数1孔或4孔,有的腔中插一骨棒,吹奏时牵动骨棒,可发出不同声音,或手指按孔,也可吹出不同声响,既是模仿飞禽走兽鸣啼声以诱捕动物的捕猎工具,也是原始吹奏乐器。骨匕等具有多种用途。骨器制作体现"因骨制宜,骨尽其用",可分简单加工、复杂加工两大类,前者如用鹿角作角锥、器柄,后者如骨针制作有选料、砸裂、破条、钻孔、磨光等工序,加工制作方法大致有敲砸、打凿、锉磨,锉磨应用最广,出土骨器中,骨耙与骨箭头比例为一比九,箭头消耗大,骨耙坚固耐用,反映农业生产活动已与狩猎活动同样重要,甚至超过狩猎活动,和当时"发达"的水稻生产有关。进一步证明中国古代确实存在过耒耙耕作的农业阶段。 编织纺织遗址出土苇席残片上百件,小者如巴掌,大者1平方米以上,经纬分明,条纹清晰,密度均匀,图案花纹简洁,手感光滑,出土时色泽金黄。苇席以芦苇为原料,工序为先去叶根留秆,再细破成小长条,然后以两条或几条为一组,竖经横纬,编织成垂直交叉、相互错开的"人"字纹席片,如现在斜纹布纹理。苇席用作铺盖屋顶墙面、搭覆"凉棚"及作睡寝卧具等。还发掘出用树皮、野生葛、麻等手工搓结绳子,用作绑扎、编补、穿拎串、加固等。另还出土纺织工具纺轮70余件,陶质居多,也有木质,外形多为圆形扁饼,也有算珠形、梯形、凸字形等,中有一圆孔,可插一中心杆,用来集纤成纱。前述的骨匕、骨针、骨管状针、角梭形器,及木匕、木经轴、小木棒、木刀、木梳形器等,都是河姆渡人开始缝纫、纺织手工业的物证,尤其搓绳这一"加捻"方法、原理,仍为近现代纺织所运用。人体、器物装饰 出土文物不少属装饰品。用作人体装饰的有骨笄、炔、璜、管、珠、环等,骨笄用以束发,上刻花纹;炔外形为圆环缺一小口子,用作耳饰;璜、管、珠等用作胸饰、项饰。炔、璜、管多为半透明、质地松脆易于加工的莹石,虎、熊、野猪等兽牙也作人体饰品。5件作人体挂饰用的"鸟形象牙圆雕"骨匕令人瞩目,外形为彼此相似的鸟形,似距滞空中俯瞰大地之鹰,尾巴做成长长匕身,正面微凸,刻弦纹、斜线纹,设计刻工颇精细。属于器物漆装璜修饰的很普遍,如陶器、骨器、木器上刻划短线、斜线组合或刻划禾苗、谷粒、树叶等图案。陶器上有手刻划的短线、斜线、绳纹、弦纹、贝齿纹、水波纹及指捺窝纹、锥刺籽实纹、杆戳圆圈纹等。组合不同,种类繁多,如陶釜口沿花纹达数十种之多。绳纹是最多用的纹饰之一。骨器花纹大多数线条简洁,排列有序。为数不多的彩陶上的同心向外蔓草纹、浓彩重绘阔叶纹等,构图设色皆具匠心,木器上除刻划线条图案装饰,尚有髹漆装潢修饰。陶塑原始艺术作品如小陶釜、小陶盘、小陶盅、小陶猪、小陶羊、小陶狗、小陶鱼、小陶舟等,是生活生产用具的仿作,大者如鸡蛋,小者仅有半只乒乓球大,均为陶质玩具。器物装潢修饰最优美复杂的代表作为象牙雕刻。如蝶形器、小牙盅等,已采用平面雕刻、立体雕刻等手法。属于河姆渡文化工艺美术的还包括绘画,即用骨锥、稻秆等作"画笔",以陶器表面为"纸张",描绘谷粒、叶脉、花草、籽实及动物等图案,较有代表性的有茎花连枝宛如扬花的稻穗图案、五叶纹植物图案、猪形刻纹、鱼藻纹等。河姆渡人原始艺术活动十分活跃,用堆塑、刻划等形式,在骨、陶、石、木器上留下许多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真实写照,又有艺术夸张,经历七千春秋仍不失当年风采,从中可找到中华民族工艺美术源头。

  炊煮饮食遗址发掘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和锅巴,说明大米已成为主要食物。还出土加工稻谷用木杵,长92厘米,柄粗约5厘米,下端为一锤瘤,瘤径8.3厘米。上细下粗,重心在下,便于舂捣,为典型的"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加工方法。烧食方法至少有直接火上烧烤、陶器炊煮两种。陶釜即是锅,第三文化层中出土一具陶灶,外形似一大头盔,前面"灶门"开口大,内壁有3个固定大支丁,1丁在后壁,2丁在两侧,分别与外侧壁2个大耳纽粘连,底部有一圈足着地,3个可架釜炊煮,2耳可供提拿,四周空隙可散炊烟,结构符合科学原理,可控制火焰,使用方便安全。灶长50厘米,宽30厘米,足够多人炊用。遗址还出土葫芦、葫芦籽,说明已种植蔬菜。出土"素菜"还有莲藕等,"荤菜"种类更多,如陶器中鱼骨、居住地龟壳鳖甲遗物成堆,说明已吃熟食,饲养的家畜也是食物之一。陶器食具主要有钵、盘2大类,钵的制作、作用相当于今天的碗,盘相当于今天菜盘子;前者装主食如米饭,后者盛副食如菜,分工较清楚。第二文化层发现的规,第一文化层出现的杯等,体形较小,羼砂特细,均有嘴,是炊煮、冲洒、温煨食物(好些是流质半流质食物)用具,杯令人想到河姆渡人可能已会酿酒。这些证明原始居民在六七千年前已结束茹毛饮血时代。杵臼的使用为后来石碓、水碓的发明奠定基础。河姆渡人米饭为主的食物文化还为追溯中国南方人类食物文化的历史源头提供实证。

  河姆渡人遗骸遗址发掘出墓葬27座,随葬品42件及数十具或仰身直肢或侧身屈肢的河姆渡人遗骸,多数糟腐,少数保存完好。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体质人类学专家测量、鉴定,河姆渡人身高约1.63~1.69米,长头形,面部有宽大颧骨、发达颧骨缘结节,眼角较圆纯,鼻骨低平,鼻根部浅,无眶下窝,鼻棘很小,铲形门齿,从颅面形态指数测定、比较,河姆渡人特征部分接近蒙古人种,部分接近赤道人种。从骨骼看,因长时从事繁重劳动,河姆渡人有患严重脊椎骨变形、增生等疾病,寿命多较短。遗址出土的陶质人头塑像颧部突出,鼻根低平,是艺术化河姆渡人头像。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以其年代久远、内容丰富、保存良好而为世人瞩目,遗址第三、四文化层是目前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发现的最早文化遗存之一。众多出土文物为考古、历史、农业、动植物、地质、水文、建筑、纺织、航运等学科及文化、工艺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全新课题。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河姆渡遗址已成为研究新石器时期人类社会的典型遗址。

  遗址发现发掘以来,出土文物先后在余姚镇舜江楼、梨洲文献馆、河姆渡文物保护所、浙江博物馆河姆渡文物陈列厅等作专题展览陈列,还先后参加宁波保国寺、宁波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综合展览陈列或精品展览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