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是不安全的信息媒介,它所遵循的通讯协议(TCP/IP协议)本身具有脆弱性。当初设计该协议的初衷并非出于对通信安全的考虑,而是出于对通信自由的考量。因此,一些基于TCP/IP协议的服务也是极不安全;另一方面,因特网给众多的商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许多网络黑客依照经济利益或个人爱好,往往专门跟踪Internet的特殊群体或个别敏感用户,盗取他们的网络身份或银行帐户信息,再冒充合法用户的身份,进一步侵入信息系统,非法盗取经济、政治、军事机密。为了保证因特网的安全和充分发挥其商业信息交换的价值,人们选择了数据加密技术,对访问Internet网络的用户实施身份认证。
加密技术在网络应用方面概括起来有: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和(不可否认性)防止个人否认事实的行为(撒谎)。其次就是对于黑客的非法入侵行为在网络上进行拦截。许多安全防护体系是基于密码的,密码一旦泄露出去可以导致很多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网络的全面崩溃。当人在网络上进行访问时必须进入第一道门坎——登录(Login)。系统要求你键入的密码(Password)以明文的形式被传输到用户服务器上,系统自动对你的用户身份进行鉴别,这就是身份认证。确定你的身份后才容许你访问该网络或进行彼此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