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曹丕继位后,对兄弟严加防范,削夺他们的权力,导致司马氏夺权后,曹魏亲族中没有掌握重权的人捍卫基业,忠于曹魏的太尉王凌手握重权,认为曹彪有勇有谋,所以暗中串通曹彪想要从司马懿手中夺回曹魏实权,不想事情败露,王凌和曹彪全都被杀害。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除了因病夭折的,长大成人的有十来个,在曹操所有的儿子当中,曹操最宠爱的是曹冲,曹冲死后,曹操的另外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之位长达近二十年,最终曹丕在司马懿陈群贾诩等人的支持下,以嫡长子的身份优势击败了曹植,曹丕虽然继承了曹操的基业,但是对他的兄弟们却充满警惕和防范之心,把他们分到不同的封国,削夺他们的实权,派监国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不允许他们随便离开封地,彼此之间不能随便往来和互通书信。
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睿对他的几个叔叔的严厉程度比曹丕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严厉的防范下,曹操的几个儿子连普通的将领和官吏都不如,没有真正权力和自由。曹睿死时,他的儿子曹芳只有八岁,只能托孤与曹爽和司马懿等人,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杀掉了曹爽一党,将曹魏势力从朝廷中加以铲除,从此以后司马懿就把持了曹魏政权。
尽管司马懿在朝廷内外全都安排了自己的亲信,但是他也没料到朝廷中仍然有表面和他关系很近,但是内心忠于曹魏的人,其中太尉王凌就是一心想复兴曹魏的人,王凌认为曹芳年龄太小,大权被司马懿把持,只有在曹操的后代中找到一个年龄大、有才能的人替代曹芳做皇帝,发兵推翻司马懿,才能重新光复曹魏政权。
王凌把目标选中了曹操的儿子曹彪,他和他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一边密谋准备起兵的机会,一边和曹彪暗中取得联系,但是就在起事前夕,令狐愚病故,他们起兵的计划也被泄露,司马懿迅速发兵讨伐王凌,王凌措手不及,只能束手就擒,最终王凌等人被灭族,曹彪自杀而亡,这场曹魏政权保卫战胎死腹中。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儿子都有实力来反抗,要不是没实力,要不就是反抗了也没有用,而曹彪是那种无所畏惧的人。
别看曹操的儿子多,但是真正掌权的却没有几个,而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曹丕不断削夺的结果。当初曹丕和其他几个兄弟争夺储位的时候,那可是进行了相当激烈的战争。因此曹丕成功上位之后,便开始刻意的打压曹植,以及曹操其他的几个儿子,其办法就是不让他们掌权,只要他们手里没权,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出什么幺蛾子。
一个人一个性格呀,也不是所有人的性格都是一样的,可能就只有曹彪的性格有一点勇,他只想把实权放在曹家自己的手里。
曹操虽然儿子多,但其实真正掌权的却没有几个,所以也就只有有点能力的十七子曹彪敢反抗司马的专权统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