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2024-11-17 04:28:1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当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1.1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然而一部分学前教育者和家庭只在乎儿童的生理健康,对孩子的身体照顾得可谓“无微不至”,然而在谈及心理健康教育时,他们当中的一些并不知道如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甚至一些人根本不理解何为心理健康,将儿童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看做是成长当中的自然现象,这往往就很容易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者会造成儿童自闭、忧郁等心理疾病的出现。这就说明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的现象在当下非常严重。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十分模糊,若长此以往,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极其不利。
1.2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化,逐渐认识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许多高校或者是研究组织开始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的同时,我们发现,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并不能及时应用到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主要是从事学前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者并不能深入实际的学前教育中实践理论,而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只能得到一些工作经验的总结,难以看清其本质,并将其深化发展。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从而也就无法推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快速发展。
2.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2.1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身要通过不断学习认识到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要想对学前儿童进行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身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是通过观摩相关课程,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只有教师树立起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才能为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使学前儿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可能。
2.2通过研究组织与幼儿园的对接,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根据上文所提及的原因,我们发现,只有将研究组织与幼儿园对接起来,将理论与实践挂钩,才能更好地推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二者对接起来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法实现。第一,研究组织在幼儿园内建立长期实验试点,通过长期的与实际的学前教育接触,挖掘理论内涵,创造新的关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反复检验。第二,阶段性地派学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组织进行相关培训,并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及时反映给研究组织,寻找对策。通过以上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将研究组织与幼儿园很好地对接起来,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前儿童接受更新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2.3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
学前儿童的年龄大致在3岁到7岁之间,这时的儿童身体正处于迅速发育时期,已经具备败让和周围人进行初步交流的能力,并能通过一些明显的表情租咐、语气做出一些判断。具象思维在儿童的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也得到一定发展,儿童开始具备自我意识。根据学前儿童这一系列的心理特点,可以看出,干巴巴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他们显然没有太大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具体活动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在班级中养一些植物和金鱼,要求这些学前儿童按时为金鱼喂食,为植物浇水,并让他们细心观察,记录下发生的任何变化,这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萌发爱心与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此外,可以引导学前儿童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将其中蕴含的一些可贵的精神呈现给这些儿童。例如给孩子们讲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雷锋叔叔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让孩子们从小在心中树立起乐于助人的意识。诸如此类的小活动可以大大降低进行学前儿弊枯纯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并让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回答2:

回答3:

一、存在问题
(一)健康教育地位边缘化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前儿童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态度,使学前儿童形成有益于一生的健康行为方式和习惯。这是公认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作用。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不论你说对健康多么的重视,关键还是看行动。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人们观念里摆着“健康第一”,行动上却是智力第一。许多幼儿园对健康教育明显没有足够的重视,花费大把时间抓智力开发,算数、读写、英语等内容的加入将健康教育内容挤占的所剩无几。这类问题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一,明明知道健康是基础,但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健康方面的问题不多,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关注;其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技能。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忽视健康教育的结果。
值得强调的是,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物质基础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期是人生游裂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以长远的目光来看,保护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是进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尤其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前提。如果在幼年时期对健康不多加关注和培养,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2]
(二)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僵化
现今大多数幼儿园仍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等同于体育和科学常识教育,使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成了体育教学和常识教学的代名词。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幼儿园在教育实践中只是通过体育课和科学课的部分内容来进行健康教育,而对其他课程教育中存在的健康问题视而不见,对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问题缺乏系统有效运羡的教学和指导。比如说教师通常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和课堂中出现的诸如挖鼻孔、舔膝盖、咬指甲、摸脚丫等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或者只是呵斥,而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和指导。
(三)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7年就曾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1]过去人们认为吃得好,睡得好旁磨拍,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已经被淘汰了。具体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更是意义重大,幼年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将直接影响人的一生。众多心理学家指出,许多成年后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此外,大量研究表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各类媒体的普及,竞争的日趋激烈,学前儿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问题,如攻击性行为、焦虑、恐惧等。因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造成部分。然而事实是众多学前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认识不清,没有心理健康档案,更没有心理咨询中心。人们都是等到出了严重的问题才去想办法解决,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
二、对策
(一)加强宣传和督导,让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理念走向实践
进一步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与营养、身体认识与保护、自身安全体育教育等方面,不能简单的将其与体育或科学教育划等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近年来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新内容,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在隐形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健康教育
首先,应在各科课程的编排中应把健康教育内容整合进去。幼儿健康的价值和幼儿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故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最必要的。[3]其次,教师应该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进行健康教育,利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作用于健康教育。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发展的。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物质材料,可以有效地将幼儿的运动、游戏、交往和探究融为一体。[4]
(三)建构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不仅存在于幼儿园,而且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只是单纯强调在学前儿童园中进行健康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影响势必会严重削弱教育成果。而当家庭和社区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时,才能形成合力,使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成果在家庭、社会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