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并不能保持行进中自身的平衡,必须要有骑手的参与。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骑手的重心不是固定在车身的重心垂线上,而是在两侧不断的漂移。所以说,人体事实上在实时修正“人-车”系统的偏倾,防止翻车。
另外,由于自行车灵活的前轮转动性能,有很多的重心调整并不需要骑手的身体摆动——转转龙头,你的重心就已经挪到了另外一边。这也是为什么骑车时需要不断对车把做细微的调整。对应的,把自行车的龙头焊死便没法再骑。
这就解释了我们在骑慢车的情况下,在将车速几乎降到零时,骑手会有很大的摆动龙头的操作,因为都是重心的缘故。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骑手很难将重心控制在中线上,而更大的需要龙头的摆动。所以在运动中自行车的相对“平衡”是由骑手身体的小幅移动和龙头的微调共同支撑起来的。
至于陀螺效应(准确的说是进动效应),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前轮的倾斜,确实为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本身并不能保持“人-车”系统的平衡,毕竟车轮的旋转角动量对整个大质量系统来讲还是太小了。
人在车上时: 如果你能做到在静止的自行车上把重心正好集中与自行车重心重合,并保持静止不动,自行车绝对百分之百的不会倒!!! 但是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因为就算自行车静止了,但是你的身体还是会在颤动。就好对比你把手臂抬起来保持不动,但是你越想静止你会发现你的胳膊越在颤动。所以说现实中人在车上重心总在变动,如果仅仅是车子静止,人在颤动时,使 '人车整体重心 " 变化(东倒西歪),车子与地面接触的仅仅两个点是无法平衡的。 当车子运动时,骑自行车的人会很自然地转动车把手调节车头方向让车子运动向 '人车整体重心 " 所在点移动,以寻找平衡,所以车子要不断运行找重心,(当然你也可以按个人所需调节车头方向去自己要行使的方向,迫使 "人车重心" 相对应偏移以符合人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