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落后导致“两牙”衰落
葡萄牙的衰落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端倪,首先是让他们富足起来的香料贸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葡萄牙自己并不出产用来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产那些工艺品。香料贸易的终点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卫普。香料贸易的经营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为了东方的战争需要花钱,为了维持与当地部落的联盟需要花钱,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满风险,海上的死亡率极高。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过努力,让国家适度从贸易中分离出来,交给一些公司去经营。但是并没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这些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与此同时,在与欧洲新兴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的不断战争中,西班牙作为欧洲最强盛的军事大国也在不断衰落。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进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到1648年各国为结束这场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时候,西班牙面对财政的崩溃、国内的叛乱、普遍的贫困无可奈何。紧接着和法国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最终使西班牙在欧洲格局中处于一个相对来说走向衰落的国家的地位。(本报综合报道)
深层原因
致使伊比利亚半岛衰落的更实质的原因是,经济上一向长期依赖西北欧。它们在开始海外扩张以前是这样,在那以后依然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它们缺乏从事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0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这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却并没有实行基本的制度改革。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甚至荒唐地把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这就是西班牙繁荣数十年后随即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这两个国家应区别看待。葡萄牙实在是国力所不及,当时期全国人口不过百万,却要看守非洲,亚洲的大片人口稠密的土地,还要不断向前开拓探索新的领土。虽然其成功的建立的多个商站,如阿尔金岛和澳门。但终究是实力不足,在经历本土被西班牙占领,海外商业殖民对手竞争加剧,殖民地人民激烈反抗等众多事件后终于衰落。其实后来荷兰的衰落与此也有几分相像。
西班牙则是故步自封的典型。在赢得美洲大片土地和如山的金银后,西班牙的贵族统治阶级急剧腐败。而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欧洲出现了商品短缺,货币贬值的现象。英法荷通过货币革命和实行重商主义成功地发展了本国经济。而西班牙采取的措施竟然是下令禁止本国商品出口到殖民地,直接扼杀了本国的制造业。再加上政治上的专制腐败使得金银大量流入西欧。 王室的奢糜生活,日益挥霍!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只用于消耗不用于生产,结果非但不能发展自己,反而阻碍了自己的进步。
西班牙从卡洛斯一世开始起先后有五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成为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菲利佩二世、菲利佩三世、菲利佩四世、卡洛斯二世。由于卡洛斯一世和菲利佩二世在欧洲连年征战,四处树敌,造成国库空虚,负债累累。为弥补财政赤字,税收负担不断加重,人民群众的不满和离心主义情绪日增。西从拉美运回的黄金白银被海盗掠夺或通过贸易方式流入英、法等国,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西班牙却因工农业竞争力低而日趋衰落。由于经济和宗教冲突,1588年菲利佩二世对英进行讨伐,但西海军装备落后,加上风暴袭击,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从而西班牙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1648年,西对法作战失利,在陆地上的军事优势也宣告结束。此后,在王位继承战争中,又向英国割让了直布罗陀并陆续丧失了葡萄牙和在意大利和荷兰的领土,西逐渐走向衰落。
随着美洲贵金属流入减少,这两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国家终于慢慢衰落。
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国土狭小,人口不多,但两国都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国力和人口的不足使得他们只能控制一些领地,不能全面对殖民地进行有效统治。而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能像后来的英国、法国等国一样给殖民地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他们只是对殖民地实行掠夺式财富榨取。
当欧洲其他国家结束征战,纷纷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后,两国的大国地位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虽然率先成为世界性大国,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国之路并不平坦。
社会剧变、国运衰微导致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兼并,与新兴国家的不断战争以及僵化的经济也让西班牙日益衰落。
16世纪时,伊比利亚半岛两国在欧洲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银矿中获得了巨大财富。
但是,到这一世纪末,它们却从各自的领先地位急速倒退。英国、法国和荷兰开始侵犯葡属东方帝国和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权益。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曾经牢牢控制东方贸易的殖民大帝国,就这样将海上领导权轻易地让予了荷兰和英国。
葡萄牙的衰落,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端倪。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而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而西班牙的衰落,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两个国家当时都实行的封建制度 从美洲掠夺来的大量贵金属只是为了满足王室奢靡的生活,并未用于发展经济,而此时的两国战争不断,军费又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况且军事上的不断失利,丧失了强国的地位,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
封建集权主义,财富流失,王室奢靡,无法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而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