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问题提得不错。确实设计计算是和实际情况不一致的。
如果按照铰接设计,那么支座处确实不需要布置很多钢筋,按照旧规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新版还未出),铰接支座的钢筋长度只需要达到短跨的1/7,而不是一般的1/4。这种钢筋的作用无非是加强一下抗裂的性能,对于受力其实已经不考虑了。而新的混凝土规范GB50010-2010中是要求上部钢筋直接根据负弯矩图来配筋,这限制就更加小了。
但是呢,实际工程中习惯还是按照短跨的1/4长度配置支座筋,这是一种偏向于安全的设计,并且对于挠度和裂缝的控制更好一些,只是会多放置一些钢筋,除了浪费一点,并无其他不妥。当然你依照规范和手册的做法也是安全可以的。
反过来说,如果明明不能达到完全刚接的,却偏要按照刚接计算,那就不好啦,尤其是裂缝和挠度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通常都把非连续板设置为铰接,就是这个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