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024-11-17 13:23: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

咸丰十年(1860)7月,英法侵略军万余人闯至大沽口外,借口护送公使进京换约而重燃战火。清政府战守不决,侵略军未经战斗自北塘登陆,不日大沽口北炮台失陷。咸丰帝命海口撤防、议和,侵略军直逼通州。

9月18日,通州谈判决裂。9月21日,八里桥决战,清军先重创侵略军而后溃败。9月22日晨,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往承德。10月6日,英、法联军向北京城西北郊进犯,僧格林沁所率清军残部不战而逃,侵略军直扑圆明园。

10月7日起,英法侵略军官兵涌入圆明园大施抢掠,亿万文物珍藏被洗劫一空,携不走者则击而毁之。正当清政府屈膝退让,并答应接受英法议和条件之际,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迫使清廷长期屈服,又节外生枝地借口其被俘虏人员在圆明园遭到虐待而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

10月18日、19日,英军3000余名骑兵,连续两天在圆明园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一代名园惨遭焚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的毁灭

回答2:

  1、原因
  这说明圆明园在我国建筑史文化史占有极高的地位,它包含了不同世纪的不同文化,也包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风格。圆明园对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只是一个清代园林,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和悠久文化之瑰宝,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2、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3、评价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回答3:

因为圆明园历经清朝多代皇帝的修缮,如人间仙境,被誉为“万园之园”。其中修多建筑及建筑上的绘画方式、雕刻方法等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圆明园毁灭后,这些试验将无法完成,继而进一步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回答4:

1、原因
这说明圆明园在我国建筑史文化史占有极高的地位,它包含了不同世纪的不同文化,也包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风格。圆明园对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只是一个清代园林,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和悠久文化之瑰宝,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2、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3、评价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