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智囊团和武将人物

要细
2024-11-16 22:55:3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据《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智囊团有87人,其中骨干谋士8人。曹操的智囊团在官渡之战前夕已逐渐形成,骨干谋士都在这一阶段投效了曹操。公元191年曹操为东郡太守,荀或来归;公元192年曹操兵临兖州,程昱接受征辟。曹操出征,荀或、程昱二人留守。公元196年荀攸、钟繇、董昭、郭嘉从操。公元199年官渡之战前夕,刘晔、贾诩从操。以上8人是曹操的骨干谋士团。此外,华歆、王朗、蒋济、毛玠、陈群、赵俨、司马朗等重要谋士也在这一阶段投效曹操。官渡之战后随着曹操事业的发展,智囊团不断扩大,成为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
曹操是怎样把这些人才聚集起来的?大略言之有五个方面:
一、征辟。这时两汉选举的正常途径。
二、投效。荀或、郭嘉、桓阶、贾诩等人的投效最具典型意义。荀、郭两位大才都是从鼎盛的袁绍营垒中投过来的,桓阶说长沙太守张羡反对刘表,贾诩说张绣投曹操,都是在官渡之战相持而袁强曹弱之时,他们深邃的洞察力远远高于时人之上。
三、推荐。荀或知人,他对于曹操智囊团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荀或前后所举,“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郎、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或所荐还有戏志才、郭嘉、杜畿,皆一代风流。
四、纳降。以许攸、陈琳、牵招为代表。
五、强征。如司马懿、阮瑀。
智囊团的治政作用:
一.劝曹操迎献帝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192年,毛玠最先向曹操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当时天子远在长安,还提不到议事日程。公元196年,天子还洛阳,曹操让群僚讨论,荀或坚定地主张迎献帝都许。曹操采纳此计,从此占领了政治的制高点,得了全局的优势,处处主动。
二.广收名士以临州镇。曹操初临兖州,因言议杀名士边让,激起了陈宫、张邈之叛,险些使船翻了个底朝天。曹操吸取教训,为司空、丞相后以崔琰、毛玠、何夔、徐奕、鲍勋、陈群等名士为东西曹掾,典选举,所举皆清正之士,网罗了大批名士为掾属。名士累世为地方望族,振臂一呼,士民景从。曹操派出智囊名士出宰州郡,入为公卿,利用他们的声望和才干稳定纷乱的政治局势。《何夔传》裴注引《魏书》曰:“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太祖以陈群为酇令,夔为城父令,诸县皆用名士以镇抚之,其后吏民稍定。”
智囊团的经济方略:
提出了“修耕植、兴屯田、储军资,深固根本,以成霸王之业”的经济方略。枣祗等人主持其事,以后刘馥在扬州屯田,卫顗在关中屯田,贾逵在豫州屯田,邓艾在淮南屯田,有军屯,有民屯,都取得了好成绩,解决了前线军粮。曹操以此“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智囊团的军事方略:
智囊团替曹操顺应形势制定战略方针,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战略。
第一阶段,官渡之战之前,荀或与郭嘉定计,先南后北,对抗袁绍。公元197年,袁绍与曹操书,“其辞悖漫”,曹操震怒,恨不得立即与袁绍决战。荀或、郭嘉认真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曹操四面皆强敌,若要攻克争天下的袁绍,宜先壮大自己。荀或提出了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兼并群雄的战略方针。钟繇镇抚关中,是为远交。郭嘉说:“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公元198年曹操攻破张绣,东灭吕布,公元199年又灭袁术,刘备起事徐州,郭嘉、程昱劝曹操迅速扑灭,然后全力对付袁绍。官渡之战以前,曹操四面临敌,但始终没有陷入两线作战,而是一个一个歼灭对手,显示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的威力。
第二阶段,官渡之战以后,荀或、郭嘉画计,先扫河北而后南下。曹操和诸将欲乘官渡战胜之威,南击刘表,壮大力量。荀、郭都反对这一错误决策。荀或说:袁绍战败,应乘胜追击,如“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曹操顿悟,复屯兵于河上,不停顿地进击,经过了七年的征战,平定了河朔,击败了乌丸,解除了南下的后顾之忧。曹操北征乌丸,诸将惧刘表遣刘备袭其后。郭嘉说:刘表坐谈客,自己的才能不如刘备,不敢重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第三阶段,赤壁战后。曹操为避免两线作战而转为防御,挑动吴、蜀内讧,坐收渔人之利。公元219年,孙权上书讨羽自效,董昭建议将孙权书信驰驿以弩射示羽,关羽战败,不加追击,存之以为孙权害。赵俨在襄阳亦劝曹仁不追。这一着很有效,吴蜀交恶。
智囊团临阵画计,使曹操多次避免了惨败,甚至覆灭的危机。最主要的有两次:第一次,公元194年荀或、程昱临阵应付陈宫、张邈的突变事件,替曹操保住了兖州甄城、范县、东阿三城。袁绍使人说操迁家居邺,袁曹连和,所谓“连和”不过是投靠的外交用语。程昱谏曹操岂可临事而惧,为“韩、彭之事”,打消了曹操连和的念头。第二次,公元200年荀或、荀攸、贾诩、以及阵前投归曹操的谋士许攸等共献奇策,赢得了袁曹战略决战的官渡大捷。此外,公元198年荀攸、郭嘉画计引泗、沂水灌城灭吕布的下邳之战;公元208年荀或画计南下荆州之战,公元211年贾诩画计离间马超、韩遂的渭水之战;公元215年刘哗画计灭张鲁的汉中之战等都显示了智囊团的重大作用。
曹操对智囊团的驾御及影响:
一、人尽其才。袁绍能聚人而不能用人,他只是为了名誉把人才作摆设,“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曹操聚人是要用人之长,“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
二、诱以官禄。建安十二年大封功臣二十余人为列侯,同时又下分租令与诸将掾属及死事之孤,“庶以畴答众劳”。建安十三年南下荆州,论荆州服从之功,封侯十五人,功勋卓著的智囊受封后还不断增邑。史称 曹操赏罚分明,“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三、笼以权术。陈琳为绍草檄骂曹操,辱及三代,后被俘,曹操惜其才而用之。张绣在战场上杀其子曹昂,后绣投操,立功封侯。官渡之战许下群僚及郡县多与袁绍通书,曹操破绍得书,“皆焚之”,宣言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显得十分豁达。不过这都是表面现象,曹操的哲学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陈寿评他善于“矫情任算”,其所欲杀者,则“以法诛之”。《赵俨传》裴注引《魏书》载,曹操使人搜阅绍记室,发现阳安郡都尉李通没有与袁绍相通,并断定这是赵俨劝说李通的结果,这一条记载说明曹操在当众烧书前早已录了黑名单。崔琰之死、毛玠之叹都有人告密,说明曹操组织有特务网,暗中监视百官。曹操又以联姻的方式笼络智士,如以女安阳公主妻荀或子荀恽。
四、辟为掾属。此谋出于郭嘉。智囊团八十余人,出宰州郡,入为公卿,但身份都是曹操的掾属。智囊既为曹操掾属,则有主仆之分,他们不知有国家,但知有曹操。曹操通过广辟掾属和称公称王的手段,把丞相府组建成魏国的模拟机构,并把它凌驾在宫廷和百官之上。
五、威以刑杀。孔融以言论罪被灭族,崔琰以腹诽罪赐死,毛玠以牢骚而下狱。曹操驾驭智囊团的手段用今语可概括成一句话:胡萝卜加大棒。集聚曹魏的天下英才皆为曹氏家奴,凡表现了个人意志就遭杀戮,他们所建言的军国大计曹操需要的才能说,不想听的不敢说。刘哗本有奇谋善计,还要察言观色提出,曹操、曹丕不采用,他也不坚持。象程昱这样的老臣,也是战战兢兢,闭门谢客。智士为奴,聪明才智就不能完全发挥,智囊团潜在的能量受到很大的抑制。不愿为奴的诸葛亮、法正、张松、周瑜、鲁肃等不北走曹而奔走吴蜀,于是汉末人才三分而成鼎足之势。
许诸——魏武卫将军。太祖讨伐黄劭、何仪,褚生擒仪。典韦要人,褚欲与之争斗未果,为太祖赏识,收之用为护卫。官渡破袁绍后,因谋士许攸辱骂,怒而杀之。随同征战多年。褚素呆滞,征战英勇,人称“虎痴”,曾裸衣恶斗马超。后汉中之战护粮,因醉为张飞所败。为曹操征战各地,曹操死后不久许褚亦病逝。

张颌——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原是袁绍的河部将,在官渡战时成为曹操部下,后列为“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韩馥败,转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残局。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迫使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典韦——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世称“古之恶来”。在京剧中被画为黄脸。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乡人刘氏报仇,杀人出市,人莫敢近。军中的牙门旗既长且大,人们都不能把它举起,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而竖起,人们都以他的奇力为异。初属张邈,后属夏侯惇。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时,典韦奋力勇战,为曹操所异,又因其人忠诚谨重,自此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敌人太多而战死。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战死了。事后,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虽实史并未记载此事,但是完全可以说明典韦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三国里面武艺最好的,力气最大的,最有冲劲的不是典韦,但最猛的却是他。先说曹操收他入会时的情景,夏侯惇形容他:逐虎过涧。就从这一点来看,三国里所有武将都不如。大家都知道,老虎是野兽,什么都不怕,就是一大群人去围杀,他也会奋力反攻。这个典韦居然将老虎追得满山跑,试问,能让老虎都害怕的逃跑,谁有这个本事?曹彰的“手格猛兽”比起这个“逐虎过涧”,可以说相差甚远。能让老虎害怕得逃跑的人,他的猛是发自骨子里的(比张飞的相貌凶狠更厉害)。然后宛城之战,典韦在大醉,身无片甲,并失去武器的情况下,奋力拿起腰刀杀敌,当手下全部战死,刀砍缺的情况下,提起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马军方退步兵又上,枪如苇列。最后典韦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走前门而入。分析上面,首先,典韦力气不比许诸小,可以提起两个军人当刀舞(不然无法解释击死者八九人),其次,死了半晌,无人敢过。当时张绣统领的是他叔叔张济死时留给他的部队(精锐的西凉军),居然让典韦吓得不敢走前面过(典韦死后),可见当时的士兵对典韦是多么畏惧。连姜维死后,士兵还一哄而上将其割碎生吃。从上面可以看出,典韦的“猛”,是连张飞都比不了的(张飞的猛是表面化)。而且典韦武艺高强,可以飞戟杀人,还百发百中。只是死得太早,出彩不多,不过宛城一战可以名留千古。这个不足论,小说家言岂能当真,他是勇而忠,因护主而勇也,封神演义中哪吒很小就能杀龙.这个能信不?

张辽——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为吕布部将,曾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后吕布丧于白门楼,曹操经刘备、关羽劝说,待辽以上礼,张辽遂降为曹家将。从曹操以后,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后来张辽于黄初五年随曹丕征江东,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到许昌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张辽。

夏候渊——夏侯渊是曹操同族兄弟,在曹操起兵时率众来投,从此随曹操南征北战。夏侯渊性格刚烈,十分勇敢,作战总是冲锋在前,先后参加官渡、赤壁、平马超、灭张鲁等战,战功卓著。后来,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军交战,在定军山中蜀将法正之谋,为蜀将黄忠突袭斩杀。

夏候敦——魏大将军。夏侯婴之后、太祖从弟。少习枪棒,武艺过人。太祖起兵,惇率众来投,自此随之征战。太祖讨吕布,惇为布将曹性射其左目,惇拨矢啖睛,杀性,两军无不骇然。后惇常为先锋,杀敌破阵,冲锋在前,立功无数。太祖病笃,惇往见之,於宫门处遇鬼惊倒,自此染病。及文帝践祚,以惇为大将军。旋之,卒。文帝为之挂孝。

曹洪——曹洪,字子廉,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时,杀何曼、袁谭等,咸有功劳。后引军助夏侯渊、张郃镇守西线。曹洪性格急躁,马超袭关中时,洪与徐晃并为前部,却因禁不住挑衅而失关。然而后来搏战马超,再次救得曹操脱离险境。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进封野王侯,并与曹休掌典禁军。

曹仁——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并陶谦将吕由,克句阳,生获吕布将刘何,鸡落山之战战胜袁绍军,南郡魏吴之战战败逃跑,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魏蜀之战挡住了关羽的进攻,攻破邵。

徐晃——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李典——李典早年跟随从父李乾效力于曹操,在吕曹交战期间,李乾因不肯降敌被吕布手下薛兰,李封所杀,李典助堂弟李整杀敌报仇,李整死后不久李典就被曹操任为离狐太守,中郎将,此后战役中李典多负责粮运后勤,直到任夏侯惇副将讨刘备后才逐渐调到前线作战。李典向来与张辽,乐进不和,但他却不会因私怨而耽误公事,还大败孙权,因此被封为破虏将军,都亭侯,死后被追谥为愍侯。

乐进——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三国时曹魏名将。最早投到曹操帐下,胆勇过人,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赤壁之战后,曹操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以当孙权。其时孙权入寇,双方对阵,乐进忽施突袭,一骑马一口刀,如一道电光,折贾华、宋谦之双戟,几乎擒得孙权。后来与吴将凌统鏖战,得曹休之助,本可取胜,却被吴将甘宁发箭所伤,退入军中调治伤势。

于禁——于禁,魏国五子良将之一。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屡建功勋。 曹操征张绣失利, 大军溃散, 唯独于禁临危不乱, 且战且退. 路遇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于禁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对于禁坚毅沉稳的作风大加赞赏,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在败吕布,破袁绍等大小战役中,于禁等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和后拒,成为曹军将领中的骨干精英。曹操曾经因恼怒朱灵而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曹军中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 官至左将军, 假节钺。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 关押在江陵,而曹仁的部下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见了皇帝泪流满面。曹丕下旨, 认为于禁兵败是洪水暴发所致, 而不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并引用春秋时名将荀林父孟明视的事例来安慰他。后来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并预先在陵中画有他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的图画,于禁见到后, 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

回答2:

有约120多个谋士
曹操的后期五大谋士是 郭嘉 荀彧 荀攸 贾诩 程昱 历史记载郭嘉[字:奉孝]
生卒:170-207(38岁)
籍贯 [豫州]颖川阳翟 [今河南禹州]

郭嘉 - 简明历史传记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郭嘉 - 简明演义传记

演义中的郭嘉,基本继承了其历史形象,对大的战局观分析透彻,对时事人物评判敏锐而准确。十胜十败说,言中霸王薨,虎狼喻玄德,遗计定辽东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三国轶事。
郭嘉智慧渊深,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

荀彧[字:文若]
生卒:163-212(50岁)
籍贯[豫州]颍川颍阴 今河南许昌

荀彧 - 简明历史传记

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那年荀彧二十九岁。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临危不惧单身前往说退豫州刺史郭贡的数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不久吕布败走,荀彧又劝说曹操迎接汉献帝,因此被升为侍中、尚书令。因为荀彧多次推荐优秀人才给曹操如戏志才、郭嘉等,所以曹操更加敬重荀彧,每有大事都先与他商议。袁绍势力强大,曹操对是否与他开战而犹豫不决,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使他终下决心抗袁。官渡之战时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后得已击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计划。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曹操即公位,荀彧私下表示反对,因此遭到曹操的忌恨,并在征讨孙权时带他出征,因为以往曹操出兵荀彧都是留守后方,因此荀彧又愁又怕,终于在寿春病亡,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彧 - 简明演义传记

荀彧初为袁绍手下,因见其难成大事,遂携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称为“吾之子房也”。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荀彧后为汉侍中、尚书令,参与国家大事并经常留守许都。袁绍势力强大,曹操对是否与他开战而犹豫不决,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使他终下决心抗袁。官渡之战筹划粮草供给及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后得已击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计划。时董昭劝曹操称魏公,荀彧表示反对,曹操深感不满,遂将其招入军中,从征孙权。荀彧因病留于寿春,不久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自杀。

荀攸[字:公达]
生卒:157-214(58岁)
籍贯[豫州]颍川颍阴 [今河南许昌]

荀攸 - 简明历史传记

荀攸年少就很有名气,被朝廷任为黄门侍郎,他曾与人密谋诛杀董卓不成而被下狱.后来董卓死了,荀攸就回家上表要去蜀郡做太守,但因道路难行留在了荆州,不久就被曹操请去任军师.曹操攻打张绣,吕布,袁绍等强敌时,荀攸都在他身边为他出谋画策,并每每成功.荀攸也因此一直升官加职,一直做到了尚书令.荀攸备受曹操,曹丕敬重,有次他生病,去探病的曹丕竟拜倒在他的床边.他还与钟繇是至交,钟繇为荀攸整理撰写他设想的12条奇谋妙计,还没写完钟繇就去世了,因此那些妙计就失传于后世.荀攸死后被追谥为敬侯.

荀攸 - 简明演义传记

荀攸,荀彧之侄,曾在何进手下任职,后弃官还乡。曹操在兖州时,荀攸同其叔荀彧一同来投,为曹操重用,定都许昌后,被拜为军师。荀攸在征讨吕布,平定北方,以及官渡、赤壁之战时屡出奇谋,立下大功,是曹操手下重要谋士,成为魏政权第一个中书令。曹操称魏王之际,荀攸表示反对,触怒了曹操,荀攸忧愤成疾,不久病死。
贾诩[字:文和]
生卒:147-223(77岁)
籍贯[凉州]武威姑臧 [今甘肃武威]

贾诩 - 简明历史传记

贾诩原为董卓部下。董卓灭亡后,贾诩为求自保,建议李傕、郭汜等人袭击长安,造成大乱,又先后依附段煨、张绣,屡献妙计。后劝张绣投降于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在战官渡、平马超以及立嗣等问题上多有建议,为曹操所器重。曹丕即位后,贾诩升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贾诩极有智慧,擅于自保,是当时公认的智谋之士。

贾诩 - 简明演义传记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原为李傕手下,为求自保,建议李傕等人袭取长安,造成大乱。在李傕、郭汜二人争斗之际,贾诩从中周旋,尽力保全献帝,因与李傕争执而逃回家乡。贾诩后改仕张绣,劝张绣降于曹操,而当张绣起心造反时,又设计协助,成功偷袭了曹军,此后又多次设计抵挡了曹操的进攻,表现出职业谋士的风范。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再次劝张绣投降于曹操,从此归附曹操。此后贾诩在平定北方四州、平马超、灭张鲁等战役中屡有建议,深得曹操信赖,后在魏文帝时期官至大司马,不久病逝。

程昱[字:仲德]
生卒:141-220(80岁)
籍贯 [兖州]东郡东阿 [今山东阳谷]

程昱 - 简明历史传记

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程昱 - 简明演义传记

三国时魏国名臣。于演义第十回中,经荀彧推荐而受聘于曹操,成为曹军重要谋士之一。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鏖战河北时,程昱保举关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俱显其谋略过人。其后与刘备战,昱献策「挟亲赚徐庶」,使刘备失其羽翼。赤壁战时,程昱保持冷静,多番谏议曹操拒防火攻,又揭破黄盖粮船之伪,方免大寨遭受重创,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一役劝曹操班师,始终所见高明。其子程武复破蜀将赵云于凤鸣山,亦不失乃父之名。

前20武将:
夏侯敦

夏侯敦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从曹操初起兵的时候便开始跟随他南征北伐,深得曹操信任,曾称赞他道:“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曹丕即位后更封他为大将军。性清俭,不治产业,有点钱也都分施掉了。死后被封为忠侯,子充嗣。

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敦族弟。和夏侯敦一样,也是从曹操起兵的时候开始跟上他的。曾先后平定昌狶、徐和、司马俱、雷绪、商曜、枹罕、宋建等人的叛乱,在与韩遂马超的作战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惜最终由于过于恃勇而被老黄忠斩于定军山。死后谥曰愍侯,儿子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数夏侯霸了,在此不予赘述。

曹仁

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在投靠曹操之前就已招募了数千兵马,周旅淮、泗之间。在曹操的众多武将中,曹仁应该算是战功最显赫的了。破袁术时为前锋,攻打陶谦时击败前往费、华、即墨、开阳的救兵,与吕布、张秀、袁绍等作战中也是曹营首席大将。后来更是死守樊城,导致关羽被擒身亡。陈矫在其单枪匹马从周瑜军中救出牛金后曾赞道:“将军真天人也!”死后封为忠侯。综合各方面比较起来,说曹仁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将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主要的战功还是对东吴的一系列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最著名的当数威震逍遥津了,仅以七千兵力打败东吴十万大军,以致后来张辽病重,孙权仍不敢轻举妄动,还告诫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死后曹操念及合肥战役的功劳也不禁感叹:“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张颌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在袁绍与曹操作战时曾提出正确的建议,但不被采纳,后因害怕被迫害而投靠曹操。后来在与马超军作战时立下大功,后期和蜀国作战更是魏国头号猛将。连诸葛亮都对他颇为忌惮。最终在追击蜀军时中飞矢而亡。死后谥曰壮侯。

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原在杨奉手下,杨奉被曹操打败后投归曹操。在与关羽的作战中立下大功,曹操称赞他:“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死后封为壮侯。

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黄巾之乱时跟随鲍信,后来鲍信投靠曹操,他也自然加入曹军。之后禽吕布于下邳,立下大功。与袁绍作战时更是领两千步骑坚守延津,让袁绍无可奈何。而后仅增兵五千,就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但晚节不保,被关羽抓获后变节乞降,最终被一幅讥讽他变节的画像气死。死后封为厉侯。

庞德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本为马腾部将,马氏战败后随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被曹操击败后降曹。不久就与关羽在樊城交战,射中关羽额头。战败后被俘,立而不跪,宁死不降,终被关羽所斩。谥曰壮侯。

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最有名的应该是斩淳于琼了。除了这个,乐进大多数时间都是作为副将出征,或者是和别的将领,尤其是李典,一起出征,很难说有大将之才,但跟随曹操征战多年,功劳也不小。谥曰愍侯。

李典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合肥之战时不计较与张辽乐进的私人恩怨,齐心协力取得了胜利。多与乐进等一同作战。死后也封为愍侯。

许褚

谯国谯人。高八尺,腰大十围,容貌雄毅,葛陂贼战箭矢末掷石攻敌, 倒牵牛反向百余步, 贼众闻褚之名皆畏惮。储官渡诛反贼。关中战时褚左手举鞍, 右手控船护操安渡。 马超欲袭曹操, 以从骑为褚, 超不敢动。操薨褚哭至吐血, 后迁武卫将军, 曹睿继位封牟乡侯, 谥曰壮侯。

典韦

陈留己吾人。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曹操因其人忠诚谨重,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敌人太多而战死。

吕虔

吕虔是曹操手下战将,最初被刘晔推荐,在兖州被曹操聘为军中从事,后又任校尉、中军护卫等职,在讨吕布时射死布将薛兰,在征刘备时与李典等人同为先锋,在赤壁时掌管水军后军,屡随曹操征战,多有战功。

曹纯

曹仁之弟,曹操堂弟。十四岁丧父,与曹仁同住,继承父亲产业,僮仆、客人上百人。十八岁时,任为黄门侍郎。二十岁时,跟随曹操到襄邑募兵,开始随军征战。后又任议郎参司空军事,统率曹营精兵虎豹骑。加上前后军功封为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户。208年,跟随曹操南征荆州,追击刘备到长阪,掳获刘备二女、辎重,收复刘军散兵。乘胜进逼江陵,后再还谯。210年逝世。曹丕称帝后,追谥他为威侯。

曹洪

字子廉,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咸有功劳。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进邑千户。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后获罪将死,幸得卞太后求情,得以保全。明帝即位时,拜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又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逝世,追谥曰恭侯。

曹彰

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为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彰膂力过人,武艺精熟,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引军往讨,大捷而归。后来曹彰奉命往汉中助曹操攻刘备留守长安。曹丕即位后,曹彰表示顺从。黄初四年,曹彰入京都朝觐,却忽然暴毙于府邸中。谥曰威王。

吕常

博望人,为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后随曹操南下,封阴德亭侯,领郡。因治郡有方拜平狄将军,改封卢亭侯。法律严明,士无异心,守城以据关羽。从208年9月刘琮投降,襄阳归曹操所有以来,直到其于221年2月病逝。任襄阳太守13年,镇守一方,官至横海将军,西鄂都乡侯。一生为官清正俭朴,深得民心。

曹真

字子丹,是曹操的族子,曹操赞赏他的勇敢,让他统领虎豹骑,征讨灵丘,获胜,被封为灵寿亭侯。镇守汉中的夏侯渊阵亡,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在阳平击破刘备的部将高翔。后来,曹操亲自到汉中,撤出诸军,让曹真到武都迎接曹洪等还屯陈仓。真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夏侯尚

三国时代曹魏的武将。字伯仁。他是曹操的重要部下夏侯渊的族子。夏侯玄和夏侯徽的父亲,夏侯儒的哥哥,夏侯奉的叔父。为曹操效力,成为军司马。曹操成为了魏王的时,夏侯尚也成为了黄门侍郎。弓马娴熟,为人细心。随夏侯渊征讨汉中时与张颌收拾残部,安然而退。是智勇兼备的名将。

高览

本袁绍部将,武艺出众,官渡之战,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屡立战功。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李典、乐进、张颌、夏侯杰、夏侯敦、夏侯渊、许诸、徐晃、典韦、夏侯霸、王平、于禁、曹仁、庞德、曹洪.曹仁

回答3:

智囊团有:

1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2 戏志才,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被荀彧推荐成为曹操的谋士,曹操十分器重他。戏志才不幸早卒,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他死后,曹操询问荀彧谁可代替他,于是荀彧推荐了郭嘉。


3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4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5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的五谋臣之一,荀彧之侄,被曹操称为“谋主”。官至尚书令。正始五年(244)被追谥为敬侯。


6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



7  徐庶,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武将有:


1  夏侯惇(?-220),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的大将,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官至大将军,高安乡侯。谥号忠侯。


2  夏侯渊(?-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族弟。征西将军,假节,博昌亭侯,谥曰愍侯。


3  张郃(?-231)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渡之战时,本为袁绍部将的张郃投降了曹操,并在曹操帐下多立功勋,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多次抵御蜀汉诸葛亮的进攻,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死。谥曰壮侯。


4  许褚,字仲康,汉族,谯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自曹操平定淮、汝一带时开始跟随曹操,对曹操忠心耿耿,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


5  典韦(?-197),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建安二年(197),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6  庞德(?-219),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曹操部下重要将领。官至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谥曰壮侯。有一子庞会。


7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


8  张辽(169-222),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在合肥郊外逍遥津率领八百勇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且差点活捉孙权,创造了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著名战例,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吴国的孩童哭声不止,其母亲说:“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了。张辽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后人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


9  徐晃(?-227),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回答4: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戏志才,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被荀彧推荐成为曹操的谋士,曹操十分器重他。戏志才不幸早卒,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他死后,曹操询问荀彧谁可代替他,于是荀彧推荐了郭嘉。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的五谋臣之一,荀彧之侄,被曹操称为“谋主”。官至尚书令。正始五年(244)被追谥为敬侯。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
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
徐庶,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武将
夏侯惇(?-220),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的大将,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官至大将军,高安乡侯。谥号忠侯。
夏侯渊(?-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族弟。征西将军,假节,博昌亭侯,谥曰愍侯。
张郃(?-231)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渡之战时,本为袁绍部将的张郃投降了曹操,并在曹操帐下多立功勋,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多次抵御蜀汉诸葛亮的进攻,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死。谥曰壮侯。
许褚,字仲康,汉族,谯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自曹操平定淮、汝一带时开始跟随曹操,对曹操忠心耿耿,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
典韦(?-197),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建安二年(197),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庞德(?-219),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曹操部下重要将领。官至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谥曰壮侯。有一子庞会。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
张辽(169-222),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在合肥郊外逍遥津率领八百勇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且差点活捉孙权,创造了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著名战例,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吴国的孩童哭声不止,其母亲说:“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了。张辽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后人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
徐晃(?-227),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