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的三要素为响度,音调(又称音高)和音色。
1、响度又称音量。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强弱,它是人对声音大小的一个主观感觉量。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声音接收处的波幅,就同一声源来说,波幅传播的愈远,响度愈小;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愈大,响度愈大。
2、音调是声音频率的高低,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表示人的听觉分辨一个声音的调子高低的程度。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关。
3、音色是指不同的声音的频率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
扩展资料:
响度的大小与声强密切相关,但响度随声强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当声音的频率、声波的波形改变时,人对响度大小的感觉也将发生变化。
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
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例如钢琴、小提琴和人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每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如同千变万化的调色盘是的颜色一样,“音色”也会千变万化而容易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音
从声学的分析角度,乐音三要素即音强、音高和音色。
1、音强:在音乐体系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音乐作品中的强弱变化叫做"力度",用文字或符号来标明,如f(强)、p(弱)等。
2、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两者呈正相关关系:频率(即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高则音"高",反之则"低"。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调子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
3、音色是指不同的声音的频率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把音色理解为声音的特征。
扩展资料:
乐音体系
在音乐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按现在通用的十二平均律,从最低音(每秒振动16次左右)到最高音(每秒振动4186次),整个乐音体系中约有97个音。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xíng)即从低到高或下行(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起来的音叫做音列。
在钢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代标准的钢琴是音域最宽的乐器,有88个键,能奏出88个音高不同的乐音,也就是说钢琴有88个音高各不相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很少用在音乐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强
1.音响
是判断声音强弱的标准,主要与声源振幅的大小的有关,振幅越大,音响就越大。
2.音调
由声源的频率决定,频率大的,音调就高。
3.音色
由物质本身的材质和构造决定,也就是说不同物体作为声源,其音色就不同。
简单的说音色就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我们就能区分不同的乐器。
-------------------------------------------------------------------------------------------
另外,
频率是物体单位时间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Hz)。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 000Hz。
物理区分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色、响度、音调。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声音三要素:音色(发声器本身决定),音调(震动频率),响度(振幅--声音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