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

2025-04-13 04:52: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水浒里面比较多的是叛乱,义气等.年轻人气盛,读了那些好汉的事迹,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三国里比较多的用到权术与谋略,老年人经历丰富,老于事故,看了三国之后,更加心领神会,如果把权谋用在生活中会增加不稳定困素.

回答2:

这前句话好懂: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而《水浒》呢,又专以攻城破狱为能事,以打家劫舍为豪举,如果年轻人看了《水浒》,领悟了其中津津乐道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一套,碰了镇关西就打,遇了潘金莲就杀,那还不天下大乱?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要不要?虽然也有伟人说过“天下大乱,形势大好”,可那前提是“乱了别人,好了自己”,如果乱的就是自己、好的又是别人,那还是不乱的为好——此所谓“少不读水浒”。

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呢?照孔子的说法“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欲耳不逾规矩”,年纪大了就是随心所欲都会不逾规矩,看看三国有什么要紧的?难道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像钱锺书在《围城》里形容老头子谈恋爱如老房子着火一样烧起来没救?还是老头子看了三国,就会个个变成曹操?曹操也不老呀,再说要变曹操早变了,何至于到老了看了三国后再变?

“老不读三国”这种说法看似振振有辞,其实却不耐推敲:首先,说老头子本来就坏,有些一篙子打落一船人的扩大化嫌疑——老头子中固然有康生、林彪等坏蛋,不还有孔夫子、海青天这样的好人么?其次,年轻人看了三国,使起坏来,不更可怕么?他们比起老头子来有精力,有野心,又有机会。

回答3:

水浒英雄们快意恩仇,动辄拔刀相向,年轻人血气方刚,怕跟着学;三国里勾心斗角,人老了本来就精明,看多了三国那还得了。 另一种说法是:水浒讲的是造反的故事,统治者害怕年轻人看了跟着学;三国能教人计谋,人等老了再看就太晚了。

回答4:

年轻容易冲动,所以最好不看水浒;老了就应该清静少动脑筋,所以不必再去看三国,毕竟年纪大了不能再去考虑是非成败这类事情了,因为这一生已经定局了

回答5:

因为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看水浒容易走上黑社会。老了就已经奸诈,看三国更有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