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特殊意识形态,是人们把自己对未来和社会美好的渴望投射到另一个虚幻的想象中产生的东西,也可以说宗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比如现在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人们将内心的信念和希望寄托在了某个想象出来的人或者事物上。
其实宗教当然也是一种信仰,从某方面来说,它甚至支撑着信教徒们的生命和灵魂。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对于信教徒们来说,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的那个神圣无比的人或事物,就是自己灵魂的支柱。他们信仰它,所以他们离不开它。
而儒家思想归根结底是一种思想,或者说,它对于人的教化和改造并没有宗教那么巨大。身为中华儿女,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如我们一直提倡的立德立身,比如讲诚信守道德,比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儒家思想或许是我们炎黄子孙血脉里不可或缺的精神来源之一,但并不能说它对我们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因为不仅仅有儒家思想,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极富包容性的中华民族精神才真正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当然,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人而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其实之所以我们会把他误认为宗教,归根结底就在于它和宗教同样具有教化人改造人塑造人的作用。或者简单来说,宗教是把人生的信念植入到你的心里,而儒家思想却是潜移默化地教导你的心向善,避免它误入歧途。
并且,儒家思想也和宗教一样,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中的。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人对儒家思想不断的补充,才得以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而各个宗教实际上也是在根据社会现实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规教义,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但在这一点上,二者不同的是,宗教不管怎样始终是以一个人或者事物为中心的,比如基督教里的耶稣;而儒家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在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主要人物,比如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再到后来的韩愈、董仲舒等等,他们的思想都根源于儒家思想,但又都不同于传统的儒家思想,这也便是儒家思想能够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的原因。
总之,儒家思想可以是一种信念,但并不是一种宗教。我们应当正确将二者区分开来,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心境,正如笔者简介中所言那样。
应该不算,因为他的思想并不算一种约束力,所以达不到宗教的程度。
不是。宗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特殊意识形态,而儒家思想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觉得是不算的,因为它是比较开放的那种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