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国字基本上是:一个‘日’没有上面的一横,旁边一个竖过来的‘艹’。类似于‘或’但比或字少很多画。最早殷商时期的国字是没有‘口’字框的,直至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的演变成有‘口’框的‘国’字,那是一个从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从战国时期到近现代的民国时期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包括现在的台湾香港等地区还沿用这种繁体的写法。
这是再造字大师尹训银书写的甲骨文“国”。
一个“口”,里面一个“或”
这里有:http://www.artcn.cn/art/yscc/WFSB/200702/1274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