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的啊 经济的增长是创造出来的物品的增长 是GDP的增长 二楼的说的经济学研究的是配置稀缺资源这个没错 但你配置它干嘛 当然是要更有效率地生产 你说经济没有增长那如何解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不要说和唐宋时比了 就是在10年前 家有电脑的坐在这上网的也是少数呀
一国生活的水平取决于它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 那两个人并不是把货币换来换去 而是在生产交换物品和劳务 就是创造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越高生活水平越好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 国家印刷的 没有国家的法律规定货币只是废纸一张
所以你要理解经济的增长是因为生产创造出来的东西多了
要区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范畴。。。考察现金的流动是在家庭和企业之间循环的 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力 企业向家庭支付工资 共同生产了物品 然后这些物品又被企业卖给家庭 家庭向企业支付货币购买物品
要注意的一点是企业也是由家庭组成创立的 市场上无数个企业和家庭共同生产了物品构成了整体宏观经济 用来交换的钱的总量是不变的 但是家庭和企业生产的物品多了 这种情况下一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物品多了 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不足 通货紧缩 所以国家有必要每年根据多生产的物品(GDP)增发相应的货币 (当然要准确衡量GDP是不可能的,一不小心发多了就通膨了^-^ 不过现实的经济比我说的复杂多了,通膨的原因没那么简单)
所以说我们的社会是个专业化分工的社会 在自然经济的时代每个家庭都是自给自足一个家庭要生产供整个家庭要用的全部物品:食物,衣服。。。但形成企业分工合作后,有的人专门生产食物有的人专门生产衣服 这样比所有的物品都由自己生产的效率要高 创造的GDP就更多 当然这些多生产出来的就以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的形式来交换 大家的生活也就更好了。。
至于一楼理解的那个分工合作的观点没错 但是空出来的人并没有去挖黄金 现在大部分国家都废除金本位了 也就是说在以前你拿多少单位的货币到国库去可以兑换多少单位货币 但是现在货币就是法定货币国家不让你兑换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他想印多少货币就可以印多少了这样可以实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紧缩 这在金本位的制度下是不可能的
本来国家大部分的人都是从事农业的但因为分工只要一小部分人就可以养活全国人口 那么空出来的这些人到哪去了呢 就是到第三产业服务业去了 所以在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比重是很小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很大的 这就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呀~~~
你说的 人人都有很多存折,但却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提取 应该改成没有足够的物品来提取 这样才是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
中国发展经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自世界银行公布2006年各国GDP总量排行榜以来,中国行将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并于若干年后超过美国这一说法,几乎成为中国媒体的最强音。11月间一项来自“欧美的民调”更支持了这一说法,原来欧美人民也一致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于是网上有评论说这证明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的强国之路是正确的”。
强国之路是什么?那就是“富国强兵”之路,不谈“富民”与人权改善。今天中国人并非毛泽东时代的群氓,不少网友在网上的留言表示了对这一结论的不信任,也指出民众依然穷困这一事实。但他们毕竟受制于舆论环境,只能半吞半吐地发表看法。但最近中国物价上涨导致的多起抢购事件,终于让个别外国经济学专家意识到一点:沿用多年的“购买力平价”可能有误差,必须重新评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强国”的经济实力。
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美国财政部官员和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盖保德(Albert Keidel)。他在那篇题为“The limits of a smaller, poorer China”(直译为“限定在一个更小更贫穷的中国”,《金融时报》2007年11月14日)的文章中,以亚洲开发银行最近一份报告为基础,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其核心是对“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基础的中国经济加以分析,其结论竟是:“在世界银行今年年底公布预期的购买力平价修正资料时,中国经济规模将比以往估计的规模小40%”。
根据这一计算,盖保德提出两点:第一,世界银行根据80年代末概要资料所作的估计,可能从一开始就夸大了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至今为止,世行对此估计修改甚少;第二,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需要重新估计。购买力平价资料调整,降低购买力平价消费估算值,会大大增加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
盖保德指出,亚洲开发银行是第一个使用购买力来对中国经济进行分析的。而根据新分析,“中国生活在世界银行设定的日均1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实际上应为3亿。”对于中国,这一资料校正还需要追溯到上世纪80和90年代。当时,中国生活在日均1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更有可能是5亿多,而不是世界银行估算的约3亿。国际社会这些年来一直认为,中国在脱贫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项任务可能远比多数人想像的更为艰巨,而所获成就则被世行估计资料夸大了。
——如果盖保德因为这一分析而被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看作别有用心,我只能表示遗憾,因为盖保德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鉴于中国政治与安全演变上的不确定性,这幅更为温和的中国经济规模图让人放心,因为实力不足,国际社会不用担心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军事威胁。
盖保德对中国经济重新估量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从来未被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发展经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些年来,中国政府一直矜夸经济高速发展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其重心永远放在“富国强兵”之上,而不是如何“富民”上——表面上,中国当局当然从来不会忘记标榜自己是何等地“爱民、重民、亲民”,但事实却是中国民众的生存权经常因政府的自利性经济目的而受到严重侵夺,比如近10年中国到处都发生的征地与拆迁,就是地方政府侵夺民众生存权并批量制造穷人的过程。
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之困窘,可以从许多新闻中找到雪泥鸿爪。穷人家庭的女子毫无出路不得不成为“性工作者”,而性服务业的恶性竞争使得服务价格猛跌,比如苏州那些一次服务收费10元人民币的下岗女工,比如北京那些为民工服务一次只收一美元的年轻姑娘。一个贫困人口占了近四分之一的国家(实际比例可能更大),一个底层民众出卖尊严尚不得温饱的国家,政府依靠掠夺民众生存资源并牺牲生态环境而堆积出貌似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好比在流沙之上建构大厦,难奠磐石之安。
充斥着穷人的强国,永远只可能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民众的生存权都不得保障的国家,哪怕政府再富,也无法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我觉得因为这个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一个社会或者国家上的,那样人数的基数就会很庞大,感觉有点象是,一些人不断的劳动创造食物,因为现代机械和分工制的出现,本来一个人的劳动力只能生产一个人吃的食物,现在一个能生产N个人食物,这样一个社会的粮食实际只需要一部分人来生产,所以这个问题和食物无关了,其他人就可以空出来了,比如去挖矿,可以生产黄金--货币的老爸,实际现在的货币其实只是种代金券,就是国家规定这张纸可以代表若干的黄金,所以只要黄金在生产,就可以带动经济的生产,就是国家帮你保管着黄金,给你黄金的存折,而这存折就是货币,所以如果国家不顾黄金储备量而疯狂的发行货币,就容易导致经济危机,因为人人都有很多存折,但却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提取,好象一般政府乱发货币都会导致危机,记得只有南北战争时林肯发行的绿币是个例外,因为有很好的控制,不过20世纪末也退出流通市场了
因为不是学经济的,只是以自己看法回答下,望高手来给更好的解答
经济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 至于你所说的经济增长什么的那都是表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