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公车可能是一座只想逃离而不愿再进的围城。当没有迈入有车一族时,公车代步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甚而有的人正是为了逃离公车的生活而选择成为有车一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俯瞰公车,亦是一“群”,亦知一生。公车之内,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悄然而至:为什么要让座,为什么不让座?
公车让座,比起民主制度、自由权利这些问题应该算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问题了,简单到挥挥道德扫帚就可解决,更勿谈研究的价值和讨论的必要了。在过去,我们的道德戒条都是自上而下灌输的,并且多伴以惩罚来强化。他们告诉我就是要让座,却鲜有哪位师长解释过为什么要让座的问题。我们要反思让座问题上的德育工作该怎么做。而不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能拿着一顶“尊老爱幼”的大帽压下所有说不的声音,在让座问题上,要让言论自由的精神体现。落后的发展,庞大的人口,导致公车人满为患,用什么样的制度可以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分配稀缺资源——座位,并且不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呢?公车是否应当做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出现?同样买票上车,有人有座,有的人没座,公车提供的服务与个体应享有权利之间是何关系?个体权利与特定有需要的群体之间有无冲突?许多人不让座的从众行为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而他人有无站在道德角度谴责个体不让座的理由呢?总之,看似浅显的公车让座问题让我感觉难以掘尽。
也曾听朋友说过,外国人少,自己有车,一般不用坐公车。同时,公车限定了载客人数,不会超载,因而公车常常不满,也就不存在让座问题了,甚至有给老人让座,老人认为受到歧视反而不愉快的特例。通常,我是姑妄听之,姑且信之,而于合理处汲取,于不同处深思。欣然发现,在国内公车让座问题上,我也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我汇集了一些为什么不让座者的声音:
1、别人也没让,如果我让了,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不合群了。
2、不是我不想让,而是我真的也很疲累,需要休息。
3、如果有需要的人主动向我开口,我才会让座。不开口,我怎么知道他们是否需要呢?或许他们只坐一站就下车了。
4、让了座却得不到谢谢,难道让座是应该的吗?要让我也是根据有需要者的态度决定。
5、有些健康的老人和小孩根本不需要座位,站一会对他们还是有益的锻炼。
6、为了这个座位,严冬酷暑地排队等候,屁股没坐热就要让给别人,难道我只是为他们占座的吗?这不公平。
7、为什么要我让座,别人为什么不让?我坐在里面,要让也是坐在外边的先让。
8、假如我让了座,挤在人群中发生财物损失了怎么办?
9、我买了票,我应该有座。这是我的权利。
10、我和他没关系。
11、明知自己是老弱病残孕,就不要挤公车,要么去打的,要么搭便车去。
12、公车为什么要超载,不超载,人人有座,就不用让座了,还避免了争座矛盾。
13、爱谁谁,我就是不想让。
可能以上13条理未能穷尽为什么不让座者的声音,但任何一个声音拓展开来都能形成一个值得单独讨论的话题。而我认为让不让座并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行为问题,它也是一个群体性问题。公车之上,不可能所有座位上都是需要座位的人,所以,在剩下的座位上,我们依据什么来分配?有座的个体往往是通过寻找自己的不让座理由来相互观望。
坐着示意老人,老人没有入座的意思,继续坐你的。
需要因为他站不稳
道义上应该
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