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是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的缩写,用来制订计算机中每个符号对应的代码,这也叫做计算机的内码(code)。每个ASCII码以1个字节(Byte)储存,从0到数字127代表不同的常用符号,例如大写A的ASCII码是65,小写a则是97。由于ASCII字节的七个位,最高位并不使用,所以后来又将最高的一个位也编入这套内码中,成为八个位的延伸ASCII(ExtendedASCII)码,这套内码加上了许多外文和表格等特殊符号,成为目前常用的内码。 为适应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的需要,我国于1981年发布了《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GB2312-80 GB2312将代码表分为94个区,对应第一字节;每个区94个位,对应第二字节,两个字节的值分别为区号值和位号值加32(2OH),因此也称为区位码。01-09区为符号、数字区,16-87区为汉字区,10-15区、88-94区是有待进一步标准化的空白区。GB2312将收录的汉字分成两级:第一级是常用汉字计 3755个,置于16-55区,按汉语拼音字母/笔形顺序排列;第二级汉字是次常用汉字计3008个,置于56-87区,按部首/笔画顺序排列。故而 GB2312最多能表示6763个汉字
主要区别:
ASCII 码 是一字节编码。GB码 是双字节编码。
ASCII 码 基本码为7bits, 扩展码 用 到 8bits.
GB2310 双字节 中每个字节的码值都大于等于 0x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