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2024-11-20 07:18: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治疗

一般治疗 包括严密监护、止痛、镇静、吸氧、开放静脉、保持水电平衡,急性期要使患者避免情绪激动,吃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溶栓治疗 鉴于绝大多数透壁性心肌梗死均有新鲜血栓形成,且冠状动脉堵塞后6小时内,心肌可能尚无明显的坏死性组织学变化,故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发作后越早进行,效果越好。一般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目前溶栓治疗有三种途径:①冠状动脉内溶栓。由冠状动脉造影确定血栓所堵塞的冠状动脉后,将一特制导管留置于该支冠状动脉口,然后注入链激酶或尿激酶,约有70~80%的溶栓患者可获冠状动脉再通畅。②短时间内静脉大剂量注射链激酶或尿激酶。该法的血栓溶解率约为50~60%左右。③静脉注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之激活物。该法在中国尚未广泛应用。血栓溶解后可望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如果血栓溶解后,冠状动脉残余狭窄严重,则应尽早并用PTCA,争取减轻狭窄程度,又常可防止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闭塞。

缩小梗死面积 心血管医生多年来一直在寻求各种方法缩小梗死面积,但至今尚无一种很理想的措施。这些方法或所用的药物都不外乎增加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及减少心肌耗氧量,常用的方法有:①吸氧。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发现给病人吸入流量 4~6L/min以上的氧气,可使升高的ST段迅速下降,改善心肌缺血损伤。②静点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溶液 (GIK)可改善缺血的心肌细胞代谢状态。③ β-受体阻滞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④钙拮抗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顺应性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⑤血管扩张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功能。⑥抗凝治疗。该法能否缩小梗死面积尚有争论。但若患者血液有高凝状态,为防治冠脉内血栓扩大和身体其他部位血栓栓塞合并症可采用抗凝治疗,但疗效未肯定。

右室梗死 由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引起,单纯右室梗死仅于尸检发现,约占心肌梗死的3%,绝大多数和下壁和(或)后壁心肌梗死伴发,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25~45%同时合并右室梗死。梗死范围较大时,其临床表现除上述心肌梗死共同特征外,突出表现右心衰竭。体格检查可见颈静脉怒张、肝大、低血压甚至心原性休克。由于右心排血量降低,肺血减少,X射线胸片常示两肺清晰。心导管检查右房压及右室充盈压等于或大于左房压及左室压,右室舒张期压力曲线呈特征性“平方根符号”样改变,即舒张早期低垂,晚期平台样变化。右室梗死的心电图除合并左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外,V4R(右侧 V4导)ST段上升>1mm对右室梗死有诊断意义。二维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测到右心扩大,右室壁运动减弱或无运动,右室射血分数(RVEF)降低。未合并严重左室功能不全的右室梗死的治疗主要是适当扩张血容量,增加左室充盈压,以达到增加心排血量的目的,同时可并用小量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其余治疗同一般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预防
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拟诊或确诊即应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保持病人情绪稳定,绝对卧床休息,严重者就地抢救,一般情况稳定后立即将病人转送医院住院治疗。未到达医院前主要是预防和治疗严重心律失常,若有明显心动过缓如心率低于50次/分,可注射阿托品。为了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可给与利多卡因肌肉注射。住院后的治疗原则是:有溶栓适应症者应力争早期溶栓或并用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防止或限制心肌梗死的组织学变化;缩小梗死面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预后
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严重而危及生命的心脏病,加强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严格监护和积极治疗合并症是改善预后的几个重要方面。约有半数患者发病后在未达医院前即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若住院前的诊断治疗及时则可降低死亡率。目前,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大致为15~20%,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原性休克、心室破裂、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这些患者常为高龄患者,心肌梗死的范围很广泛。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常经过顺利,1周后即可起床活动,2~3周可出院,3个月后可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急性期有严重并发症者,起床活动的时间要推迟,住院日期视情况要长一些,能否恢复工作要由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及心功能状态而决定,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急性期后仍可以从事轻工作,渡过急性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60~70%。

家庭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如病情平稳,医生会允许回家进行康复治疗。那么在家怎样进行自我康复治疗呢?总的原则是做到“三要”、 “三不要”。“三要”是:一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二要保持大便通畅,三要坚持体育锻炼。“三不要”是:一不要情绪激动,二不要过度劳累,三不要抽烟、饮酒和吃得过饱。在上述原则中,坚持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因为心肌梗死后,两三个月乃至半年左右,心肌坏死早已愈合,疾病进入复原期,此时促进体力恢复,增加心肌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复发及危险因素,是康复治疗的目的。因此要做到:

掌握好运动量: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过小运动量,实际只起安慰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一般所指的合适的运动量,都有轻微的出汗,呼吸次数稍有增加,并有轻微劳累感但并无不舒适感觉。
运动前准备及分期:在运动之前应先做一些柔和的肢体活动或体操等准备活动,以免骤然活动引起肌肉痉挛,甚至诱发心绞痛。锻炼完了也应慢跑或步行等恢复动作,避免骤停使心脏发生问题。运动的这些阶段分别称为准备期、运动期和缓解期。
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时,一次体育锻炼,可以只有20—30分钟,以后增至45—60分钟。其中准备期和缓解期各5。10分钟,运动期20—30分钟。如果体质较弱者,刚开始运动时,可把一次运动量分几次完成。
运动方式和方法:要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条件,与医生共同商量,选择能够长期坚持的项目。最好是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骑自行车等项目。如果康复顺利,可在心肌梗塞后第8—9周,复查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如无心绞痛等症状或心电图心肌缺血进一步改变,即可恢复轻微的工作。

回答2:

病情分析:
你好,现在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意见建议:
心肌梗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的,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经膳食调整3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异常者,可针对血脂异常特点,选用血脂调节剂。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 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以加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防止出血,微量元素碘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品含碘丰富);镁可提高心肌兴奋性,有利于抑制心律紊乱(镁在绿叶菜中含量较多)。

回答3:

急性心肌梗死的一般治疗措施包括:
1.休息、吸氧和护理(有条件者还应进行心电图、呼吸和血液动力学的监护);
2.缓解疼痛(包括杜冷丁、吗啡、镇痛新、可待因和罂粟碱等以及中药苏合香丸、苏冰滴丸等含用或口服,或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3.其他疗法,包括促进心肌代谢药物、极化疗法、抗凝疗法、溶解血栓疗法,是用透明质酸酶及ß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体外反搏等。
建议遵医嘱,祝你健康。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