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勇者斗恶龙》系列

2025-04-14 00:35: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FC/SFC时代是RPG的黄金时代,尤其是95年前后的SFC,诞生了FF6、DQ6、超时空之钥、浪漫沙加3等一系列的至今都影响深重的RPG游戏。
DQ1在86年上FC的时候算是一个摸索阶段,DQ2仍然在摸索。这也导致了DQ前期游戏的系统等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卡带容量的限制,洛特三部曲做的不能算是非常好,但仍然竖起了日式RPG的一杆大旗。从此以后耳熟能详的勇者打败魔王拯救世界的故事几乎就是从DQ系列开始的。当时DQ2发售时,传说玩家们都翘课翘班去排队买游戏,导致后来DQ被限制只能在周末发售。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其影响之大也可见一斑。
从DQ4开始,这个系列做得愈加精致而典范。对于那些并非从一开始就接触的玩家来讲,NDS重制的DQ4~6,3DS充值的DQ7/8,发售于NDS的DQ9,都可以作为去接近这一伟大的RPG系列的方便途径。DQ4创新而不突兀的分章节叙事i,DQ5的马车和结婚,DQ6的平行双世界,再增添新要素的同时也将其打磨的更加完美。
后来2000年DQ7宣布登陆PS,后来DQ8登上PS2,也在践行着DQ系列的传统:只在销量最高的主机上发售。3D化的画面给了DQ新的血液,但与FF相比,表现力终究还是逊一筹。但在日本国内,DQ的地位是“国民RPG”,而FF似乎并没有获得这一殊荣。
于是时至今日,在日本游戏市场日益萎缩的前提下,DQ7重制版首周销量竟然突破了百万,这样的成绩近几年大概只有任天堂的几个招牌IP才能达到;DQ8虽然稍少,但80多万的首周也足以让其在销量统计上骄傲。
Enix公司秉信事情就要交给做得最好的人做的理念,所以DQ系列不乏外包作品,Enix只提供几个掌握游戏开发走向的核心人员。于是他们请了鸟山明做人设,加上堀井雄二的编剧和すぎやま的音乐,再加上其他公司的开发技术——例如DQ8和DQ9就是由当时掌握最好的卡通渲染技术的第三方公司LEVEL-5开发的——才打造出了现在的DQ系列。
游戏的环境在一直变化。早年的DQ在主导着这一切,但在塞尔达OOT带领一众游戏3D化之后这杆大旗就交给了FF。现在FF又将它交给了TLOU和生化奇兵。在这个环境发展比游戏本身发展要快的前提下,DQ作为最老的RPG之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非常大的。
于是我们在今年年初看到了DQ系列向动作游戏进军的标志DQHero,它也将推出续作DQHero2;DQ10网游化不能说很成功,但在可预见的一两年内,DQ11也会发售,我很期待它在PS4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