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最后一百多天里,崇祯和他的大臣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为何还是没能挽救大明王朝?
2025-04-05 01:42: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应该说只剩下崇祯帝自己了,这最后一百天,非常深刻的体现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大臣们大难临头各自飞。



崇祯帝非常的勤奋,即使这样,也没有挽救明朝被亡国的命运。作为帝王他不够狠辣,完全没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样有的魄力,所以在最后的危急关头,国库空虚,身为帝王宁愿去哀求大臣和皇亲国戚,也没有去抄他们的家,可想而知当时的崇祯帝非常的绝望。可是身为帝王,崇祯帝完全有理由去抄大臣的家,但他并没有如此选择。

首先就是整个朝廷都被东林党人占据,无法派出抄家的人选,即使抄家后,那么所得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崇祯帝就采取怀柔政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自降身份去哀求他们,打动这些大臣以及皇亲国戚的内心,让他们明白,只要国在,他们的家在。但是在一群贪财之人面前,毫无同情心可言,同时崇祯帝所面对的也是一群愚蠢之人,所以这些大臣面对这样的崇祯帝也无动于衷。


其次就是崇祯帝因为儿子的死而忌惮。本来崇祯帝见哀求大臣捐钱无望后,就准备和大臣撕破脸,采取强硬措施,进行抄家的。可是此时他的第五皇子却突然死去,纵观整个明朝的历史,可以发现明朝的储君等死的都比较蹊跷。所以这次儿子的死给了他警醒,如果再不停手,那么下次死亡的人说不定就是他自己,所以崇祯帝害怕了,最后停止了对大臣的抄家。

所以对崇祯帝而言,身为帝王真的是很悲哀,看着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对这样的臣子,做什么努力都白费。



回答2:

崇祯皇帝倒是非常的勤奋,但是好像也是无力回天吧,毕竟大臣的心都不在这儿了,百姓们也整日无法安生度日,所以即使有那个心来挽救大明,但也无力回天。

回答3:

大明的最后一百多天里,其实那个时候已经人心涣散了,只有崇祯帝一个人负隅顽抗。

回答4:

首先就是整个朝廷都被东林党人占据,无法派出抄家的人选,即使抄家后,那么所得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崇祯帝就采取怀柔政策。其次就是崇祯帝因为儿子的死而忌惮

回答5:

他们讨论了如何保证自己的家眷,甚至想过将都城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