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元谋人 2贝丘 3石峡遗址 4周原甲骨 5黄肠题凑 6《格古要论》

2025-04-15 00:47: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元谋人
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2贝丘
贝丘(Shell Mound),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剩馀抛弃的贝壳为特征。又称贝冢。大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有的则延续到青铜时代或稍晚。

3石峡遗址
石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已揭露面积达4000平方米。遗址包括三个时期的不同文化遗存,即石峡文化层、夏商时期文化层以及夏商至西周时期以菱纹陶为代表的青铜器时代文化层。

4周原甲骨
中国周初占卜记事的龟甲和牛肩胛骨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一座西周建筑遗址的窖穴内出土,其中龟腹甲 13600余片,牛肩胛骨300余片。内有289片龟腹甲刻有文字。每片字数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邻近的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和采集到22片甲骨,内有6片刻有文字。岐山南麓的岐山县与扶风县一带古称周原,是周人灭商前的都城遗址。此地出土刻辞龟甲与《诗·大雅·文王之什·》“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所记相合,故称周原甲骨。

5黄肠题凑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6《格古要论》
《格古要论》是明代存世最早的一部论述文物概述、名玩优劣、作伪手法和真伪鉴别的文物鉴赏专著。该书成书于明朝洪武二十年。作者曹昭,字明仲,江苏松江人,生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