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节水栽培就是将定量的农业化学制剂应用于水稻、土壤和水面,对水分实行有效调控,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其原理是利用有机高分子物质在与水的亲和作用下形成液态成膜物质,利用高分子成膜物质对水稻及环境进行水分调节控制,达到吸收保水,抑制蒸发,减少蒸腾,汇集径流,防止渗漏,蓄水增水和有效供水的目的。
化学节水剂种类较多,有叶面蒸腾抑制剂、土壤或地面蒸发抑制剂、水面蒸发抑制剂等。目前生产的抗旱剂1号(又叫黄腐酸或FA),就含有生长调节剂,具有显著的抗旱节水效果。应用于水稻既可以抑制叶面蒸腾,又可以促进营养生长。在节水条件下,特别在干旱缺水时,水稻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不足,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施用多效唑或烯效唑,可以促进分蘖,根系发达,增强抗旱能力。抗旱剂1号在本田和秧田应用,是节水栽培中的有效措施。辽宁、河北、新疆及河南等省(自治区)大面积应用抗旱剂1号,已成为节水技术中的措施之一。东北三省、河北、陕西等省应用多效唑(MET)培育壮秧和本田应用,既有利于秧苗促壮又有利于促进水稻增加分蘖。据各地调查,秧苗矮壮、茎部变粗、叶片增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抗旱力增强,水稻分蘖始期施用后,单株分蘖数比对照增加1.4倍,根数多3~4条,根系粗壮,耐旱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