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社会学三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是否可以用在中国的实践中

2024-11-16 00:01:3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敌的入侵,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渴望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社会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此后,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社会学的传入与初步发展时期(1891~1930)
1891年是以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以“群学”为名开讲社会学,1896年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最先采用了日文的“社会学”一词,社会学开始传入中国。此后, 1902年章太炎翻译出版了日本社会学家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吴健常翻译了美国吉丁斯的《社会化理论》,梁启超发表了《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介绍了西方社会学学说,1903年严复以《群学肄言》为名翻译出版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总之,我国学者的这些翻译工作以及向日本派遣的留学生,都成为中国引进社会学的重要力量。
我国高等学校为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190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最早开设了社会学,1912年国立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在文科课程中设置了社会学,1913年上海的泸江大学最早创办了社会学系,到1927年已有60所大学开了社会学。仅仅1926~1927年就开设了308门课。
随着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早期社会学者,如陶孟和、孙本文、吴文藻、潘光旦、雷洁琼、李剑华、吴泽霖、吴景超、费孝通等,他们较早地开展社会调查,对中国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出版了大量社会学著作。1924年出版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毛泽东于1926年通过深入调查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年又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9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出版了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等。1929年7月出版《社会学刊》(季刊)。1930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社”。(二)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时期(1931~1951)
对中国而言,社会学的本土化就是社会学的中国化,也就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社会学本土化是在1931年2月中国社会学第二届年会上最早提出。它包括两种倾向:其一是社会学传播与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他们注重社会调查,写出了很多研究中国社会的著作,如陈达的《人口问题》、许仕廉的《人口论纲要》、柯象峰的《中国贫穷问题》、李景汉的《中国农村问题》、孙本文的《现代中国社会》等,涉及了中国人口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农村城市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其二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在这方面,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李达、瞿秋白、陈翰笙等一批共产党人和许德珩、李剑华、姜绍辰、李平心、冯和法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1923年在上海大学增设社会学系,开设的课程有:社会学原理、进化社会论、社会主义史、现代社会、社会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人类学及人种学、统计学、社会政策和两性问题等约40门必修课。这批共产党人亲自讲课,并亲自编写教材,瞿秋白编写的《现代社会学》、蔡和森编写的《社会进化史》、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到1949年,中国社会学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三)中断时期(1952~1978年)
1951年11月~1953年,由于受苏联影响,高等教育及其体制改革,院系大调整,社会学被看成资产阶级学说而被取消。社会学发展停滞。
(四腊弊)恢复重建时期(1979年~ )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轮卜族会学在费孝通教授等老一代社会学工作者的努力下成立中国社会学研究会。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会后立即办培训班,各大学纷纷开设了社会学课程。此后,社会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96年,中国大陆已有35个社会学研究机构,有25所大学成立了社会学系或专业,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有3000多人,他们开展了一系列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二、弊卖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随着社会学研究的恢复,社会学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以下新的进展:
(一)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发展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学者们就中国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开展了广泛的理论探索和经验研究,围绕着发展理论问题、中国现代化的特点、条件和道路问题等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学者们认为,当今中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除城乡差别、贫富分化、社会腐败等普遍性问题外,还有婚姻家庭问题、生育问题、民工潮、买卖户口等特殊问题。(二)小城镇与社区发展研究
费孝通在8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小城镇的研究,并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等文章,就小城镇的地位、作用、发展的影响因素、人口转移及发展模式等问题展开了专门研究,带动小城镇研究广泛展开。学者们围绕小城镇研究在中国城市化道路、城乡社区关系、边远社区开发、社区服务、人口流动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三)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社会分层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了新的较为一致的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现阶段,原有的阶级划分标准不复存在,阶层划分取代了阶级划分,阶层结构变化出现了新特点。其一是与现代经济相联系的职业阶层壮大,且很多农民转为工人;其二是职业的分化使原有阶级内部出现拥有不同地位和财富的利益群体——阶层;三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使个体私营业主阶层出现。此外,与阶层相关的一些问题也成为社会学界讨论的热点。(四)中国社会保障研究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9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课题,研究主要围绕着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与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几方面展开。学者们普遍注意到了我国目前的保障制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城乡社会保障存在着巨大差别;二是社会保险成了“企业保险”;三是失业保险急需发展;四是原有的社会保障机制单一等。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回答2:

社会绝银学没有所谓的基本原理
你讲的三大或缓知许是三个古典社会学理论大师: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涂尔干。并哪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