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IS曲线变化
1、IS曲线是所有满足产品市场上均衡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的轨迹。由于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从而减少总支出,最终导致均衡的收入水平下降,所以IS曲线是下斜的。
2、IS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投资相对于利率的敏感性和乘数的大小,投资对利率越富有弹性,IS曲线越平坦;乘数越大,则IS曲线也越平坦。
3、S曲线的移动是由自发性支出的变动引起的,自发性支出的增加会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而自发性支出的下降会引起IS曲线向左移动。
凡是在Is曲线右上方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供给,而在Is曲线左下方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需求,只有在IS曲线上的点才满足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要求。
扩展资料:
经济含义;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总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收入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意味着当期的产出未能满足需求,产品市场供小于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S曲线
(1)在物品市场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息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2)在货币市场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可以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来解释。根据这一理论,货币需求(L)由L1与L2组成。L1代表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记为L1=L1(Y);L2代表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息率,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记为L2=L2(I)。货币的供给(M)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决定。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M=L=L1(Y)=L2(I)。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当货币供给既定时,如果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L1)增加,为了保持货币市场均衡,则货币的投机需求(L2)必然减少。L1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的结果,而L2的减少又是利息率上升的结果。因此,在货币市场上实现了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必然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楼下说的太理论了,实际点说: 利率提高了,国民存款的利息就升高了,你存100W年息2,一年就2W。升到3.5那你年息就3.5W,收入增加了。但对投资就不好,因为要贷款,利息提高了,就相应地要还多一点钱。
这个没有太大关系的,国民收入主要是靠国家政策长时间发展才能上来的,利率也是国家根据经济状况来调节的。
2、利率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既然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因此,利率的高低必然会通过投资需求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拓展资料:
利率简介:
1、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2、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3、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凯恩斯把利率看作是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