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提出本案我简单加以分析,间歇性精神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非精神医学概念。医学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完全缓解,精神症状已完全消失的,才可以认为精神正常,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虽处于缓解期,仍有残留症状或者性格改变的,精神状态不完全正常,出现危害行为时,其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可以明显减弱,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也有几种精神疾病如癫痫、躁狂抑郁症、癔症,可以呈间歇性发作,不发病时一如常人。即使是少数呈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病,在长期发作后,在间歇期仍可能出现某些精神障碍,如癫痫性性格改变,癫痫性智能障碍等,可以出现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明显减弱的危害行为,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⑤。因此不能认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未发作时实施的任何犯罪都属于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从而使其都承担刑事责任或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精神病人表现的特点是:精神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头脑是清醒的,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发病的时候,就丧失了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其精神病是处于间断性发作的状态。基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这一特点,刑法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这时他具有与正常人同样的行为能力;而在其发病期间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以及其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时候是处于精神正常状态还是处于精神病发病状态,也必须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定。
另外受害者提起的10万元赔偿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双方经济条件下定,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利益衡量判决,在了解楼主家庭的状况也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援助。
主要看犯罪过程时间内,犯罪人是否精神正常,如不正常既不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应由监护人做出理应赔偿,但是10万....吼吼,打劫啊,如其正常则应付法律责任!
但是还要有前提,即使精神病人伤人也要看事件起因,是否是精神病人无理伤害他人,但如果被害人有侮辱、殴打等行为引起的犯罪人精神恍惚、行为过激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要看实际情况而定了!
我建议你还通过法院,即使赔钱也要考虑病人家人或监护人的实际经济状况!
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关键要看其实施犯罪时是否属于精神正常状态,如果是正常状态则负完全刑事责任,如果是处于发病期间则以精神病……呵呵~~在精神失常期间他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因此他没有赔偿义务,但是既然已经伤人了,监护人(配偶、子女等)应当适当给予补偿~但10W~~~呵呵~~
楼主提出本案我简单加以分析,间歇性精神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非精神医学概念。医学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完全缓解,精神症状已完全消失的,才可以认为精神正常,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虽处于缓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