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体
形体主要是为了考察考生的身体的灵活协调、模仿能力,各部分比例以及肌肉能力、肢体的灵活性,考察考生动作的表现能力和形体的可塑性。
二、台词
在台词考试中,普通话标准,发音的位置正确,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台词考试主要以朗诵的形式来完成的,朗诵的体裁可以是散文、诗歌、小说、寓言、故事、幽默笑话、相声小段等。
三、声乐
声乐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嗓音以及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情况,考生可以事前准备一两首歌曲演唱,使考官对考生的嗓音条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考试中,还有模仿节奏练习、音阶、和声的练习
四、表演
表演考试是对考生内外在素质的综合考察。除了对考生外部形象、气质有一定的要求外,更主要的是对考生内部素质的考察,主要看考生的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 激情和应变能力。
扩展资料:
艺考禁忌:
1、笑场:不允许非剧情安排,你自己觉得演得好笑就笑起来了。
2、背台:不要背对舞台,要尽量让观众或考官看清你的脸,看清你在做什么。
3、扫台:不允许跟观众或考官有眼神的对视,因为场景是真的,你的表演场景里头没有观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表演
声台形表是考表演专业最基本的四门功课,分别是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表演专业通过对朗诵的考查,不仅可以了解考生的声音条件及其基本表现力,还可以了解考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人物的塑造能力、内心情感的表达能力,语言节奏的把握能力等一系列演员所需要的具备的基本素质。
表演专业属于一级艺术学科,表演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舞蹈等表演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戏曲、影视、舞蹈、音乐等方面表演艺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系统教育和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表演专业在艺考阶段主要学习4门课程:声、台、形、表,也就是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下面我们来说一说这4门课程具体学什么,以及考试要求。
1.声乐
学习声乐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去把握塑造人物过程中的节奏感,同时培养孩子对韵律和情绪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发声、气息练习为主,后期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曲训练,使学生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考试时,只要能和谐、流畅地唱一首歌曲即可。选曲以民族、美声为主,表演专业声乐考试联考及各大院校校考均为无伴奏清唱。
2.台词
台词是表演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训练孩子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人物的塑造能力、内心情感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节奏的把握能力等一系列演员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需要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基础字音、发声、气息练习,以绕口令、贯口、诗歌、寓言、台词片段的顺序进行阶段性训练,后期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选稿训练。在考试中,考生说一个文学作品即可,必要时可配合肢体动作。一般时间为一分钟左右,所以文章要简短些,富有激情矛盾。选稿一般推荐诗歌、叙事散文或台词独白。
3.形体
形体主要训练孩子的形象气质、肌肉控制力、表现力、爆发力、肢体协调性、模仿力柔韧性、可塑性及节奏感等。主要以站姿、坐姿、走姿矫正,培养气质,基本功、体能、技巧训练,后期针对不同学生编排3分钟以内的成品舞进行训练。形体考试不需要专业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谐、流畅地完成一段舞蹈或者武术、健美操即可。舞蹈的选择一般以民族舞为主。
4.表演
表演为主要学科,同时也是训练孩子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需打牢基础,贯彻“七力四感”(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积极而稳定的注意力,丰富而又活跃的想像力,敏锐而又真挚的感受力,准确而又合理的判断与思考力,灵敏而又细腻的适应力,鲜明的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基本要求进行学习(表演考试主要内容)。以解放天性、无实物表演、元素练习、单人小品、双人交流、多人小品、集体小品的顺序进行阶段性学习。在联考中,以考察单人小品为主,各大院校校考中,会有多种小品形式考题。
声台形表是考表演专业最基本的四门功课,分别是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