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账款与在途物资

2025-04-13 15:54: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如果你企业设置了“预付账款”账户,则
付款时: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购材料时:借:在途物资/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增(进)
贷:预付账款
如果预付的款项不够实际购买材料的款,再补付材料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如果预付的款项大于实际购买材料的款,对方退回余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2、若你企业不常用“预付账款”账户,而且没有设置该账户,则可以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来核算预付款项,只需在上面分录中加以替换即可。

回答2:

第01阶段:付款后,根据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
借:预付帐款——X供应商
贷:银行存款
第02阶段:收到对方发来的供货单据,但是物资尚未到库时,根据供应商的供货凭证:
借:在途物资——XX物资
贷:预付帐款——X供应商
第03阶段(物资按计划成本核算):收到了对方发来的物资,验收入库以后,根据收到物资的实际成本:
借:物资采购——XX物资
贷:在途物资——XX物资
随后,根据收到物资的计划成本: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XX物资
贷:物资采购——XX物资
第04阶段(物资按计划成本核算):根据第03阶段“物资采购”帐户的借贷差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XX物资
贷:物资采购——XX物资
注意,第04阶段的这笔业务中,用蓝字金额表示物资采购的超值差异(即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而形成的超值差异),用红字金额表示物资采购的节约差异(即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异)。
另外,以上第03和04阶段是假定企业按照计划成本进行物资成本管理和核算。如果物资按实际成本核算,那么后续将不会发生上述第04阶段的业务,仅会发生下面的 第 03 阶段的业务:
第03阶段(物资按实际成本核算):收到了对方发来的物资,验收入库以后,根据收到物资的实际成本: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XX物资
贷:在途物资——XX物资
再者,如果在第 02 阶段,供应商发来的单据和相关物资同时抵达,则前述第 02 和 第 03 阶段的业务合并为:
第02阶段:收到对方发来的供货单据,同时将物资验收入库后,根据供应商的供货凭证: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XX物资
贷:预付帐款——X供应商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之处:
第一,必须弄清你的物资是按照计划成本还是实际成本核算;
第二,必须弄清拟购买的物资是否单货同到!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
物资先行到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但是购货单证迟迟不到达企业,这时,会计的一般做法是将验收入库的物资的明细账先行登记并等待单证到达,若购货单证直到月底都还未到达,则为保证本月末账实相符以及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必须依据供货合同上约定的价款: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XX物资
贷:应付帐款——暂估应付账款——X供应商
下月初:必须用红字做上笔会计分录,以冲回该项尚未达成的业务。(这样做同样是为了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

回答3:

付款时: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材料时: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增(进)
贷:预付账款
如果预付的款项不够实际购买材料的款,需要再补付材料款时,应作分录如下: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如果预付的款项大于实际购买材料的款,对方退回余款后,作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回答4:

预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