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通话是默认使用前置摄像头的。你可以切换成后置摄像头使用。但你退出视频以后,再次启动还是会恢复到启用前置摄像头的。
如果说手机摄像头发展到现在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相信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摄像头数量越来越多了。
从首款单摄到首款双摄用了近11年时间,而双摄到三摄不到两年,技术发展的如此之快。
双摄像头在2016年全面爆发,不管是旗舰机还是入门机几乎都配备了双摄。并且一直都只用单摄的苹果也于2016年9月8日发布了首款双摄手机 iphone 7 Plus。
双摄像头的配置方案,主要是以下几种:
1.裸眼3D:
第一款双摄手机——2011年的HTC EVO 3D(G17)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案,那个时候电影带起的3D热潮异常火爆,手机厂商也尝试把“裸眼3D”这个技术应用在手机上。G17配备两颗500万像素摄像头,可拍摄裸眼3D立体图片和视频。后来也有几个厂商有过尝试,但由于这项技术没什么使用和传播场景,早已被厂商抛弃。
2. RGB+RGB(主摄+景深):
iphone 7P及之后的iphone 双摄手机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案。在使用“人像”拍照模式时,主摄像头用于成像,副摄像头要用于计算景深,实现背景虚化。如果你试着挡住双摄中的副摄像头就会发现背景虚化无法工作了。而由于副摄是普通的RGB摄像头,且算法有限,经常会出现景深的边缘识别不准的问题,效果差强人意。而这种话方案对拍摄画面的质量本身而言并未提高多少。
3. RGB+Mono:
彩色的主摄像头(RGB)收集颜色,黑白的副摄像头(Mono)捕捉细节,再经算法合成整张照片。华为手机较早也较多的利用这个方案。 Mono 没有使用拜耳滤镜来记录颜色信息,这是一种全透光传感器,相比传统彩色传感器,黑白传感器进光量大、成像清晰、细节丰富。 Mono传感器感光性能更佳,所有光线都直接传到传感器并被捕捉,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像素细节。该方案对成像质量有较显著的作用,弱光降噪效果较好。
4. Wide / Tele:广角(Wide)镜头负责正常成像,长焦(Tele)镜头负责小范围区域成像,一般长焦是广角的2倍,主要提供光学变焦功能。不同焦段的摄像头给了用户拍照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虽然对画质本身没有提高,但用户和市场的正向反馈,让厂商在这方面越来越多的进行投入。
2016年12月,联想已经发布了第一款后置三摄手机——联想PHAB 2 Pro。但并没有造成什么水花,真正使三摄像手机爆发式头发展的是华为。
2018年3月27日,华为在法国巴黎发布了三摄手机P20系列,其后在DXO上的成功登顶,手机销量也大幅攀升。不少手机厂商受到了启发,开始在手机相机的数目上集体发力。
华为微信视频通话,是不需百要人工调成后置摄像头的,当你 确定点击度 视频通话 时,摄像头将会自动切换成后置的。这时就专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当对方接受通话时,就能看到对属方的视频。我刚才试了一下是这样。微信视频通话是默认使用前置摄像头的。你可以切换成后置摄像头使用。但你退出视频以后,再次启动还是会恢复到启用前置摄像头的。
可能是软件的不兼容吧能正常使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