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是律诗还是绝句

2025-04-16 06:19: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庭中有奇树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

是一首五言诗。

《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作品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⑶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珍贵。一作"贡"。

⑻感:感受,感动。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折叠白话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并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回答2:

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首先,我们来一句一句的分析这首诗
“庭中有奇树”家中院子里有一颗奇特的树,在这里我把它翻译为“我家中有一颗长得特别好的树”;“绿叶发华滋”翠绿的树叶长满了枝头;“攀条折其荣”攀作为一个动词,与后文结合起来即“我将长得最好看的一条枝丫折下来”;“将以遗所思”将它留给我所思念的人;
“馨香盈怀袖”它沁人心脾的香气充斥在我的胸前和衣袖里;“路远莫致之”路途遥远无法将它送到你的手中;“此物何足贵”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珍贵啊?;“但感别经时”不过是我用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罢了。
所以总结全篇,这首诗写了一个人将家中树上的枝头摘下,用心的抱在怀里,想赠与思念的人,但由于路途遥远无法送与,心有所感,这个东西珍贵吗?不,珍贵的是我的思念啊。
这里“思念的人”和“路途遥远”可以翻译成两种意思,一个是远方的思念之人,一个是已经故去的亲人。
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寄情于物的诗,用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个人见解,纯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