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和牛扒没什么区别。
1.很多人会以为牛扒和牛排不一样,实际上,只是人们的称呼不同,牛扒和牛排都是块状的牛肉,两者是一样的。通常我们吃的那种浇汁牛排是欧式的,美式牛排比较适合中国人的牛扒胃口。它不仅量比较大,还有很丰富的配菜。
2.牛排一般有二分熟、五分熟、八分熟和全熟,全凭煎的时间长短。最后再加盐和黑胡椒粉(后放盐是因为,如果先放会把肉里的汁吸出,影响肉的鲜嫩度)。
扩展资料:
1.嫩牛柳:
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由于肉质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2.肉眼牛扒:
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食用时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3.西冷牛扒:
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4.骨牛扒:
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扒较少采用。
1、牛扒即牛排,英文统称STEAK,牛扒是西餐的一种,被现今都市所接受制作准备。其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
2、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由于肉质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3、肉眼牛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食用时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4、西冷牛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5、骨牛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扒较少采用。
扩展资料:
干式熟成牛排一般常用顶级肉眼牛排存放至少7~24天风干,这个过程使牛肉颜色变深,牛肉的结蒂组织软化,同时又由于部分水分的蒸发而令牛肉的肉味更醇厚。
恒温室采用斜面设计,在风干时将油分多的部分放在上方,油脂融化后就顺着斜面流到牛肉中,保证将所有宝贵的肉汁都封在牛肉之中。制作牛排时都挑选的牛肉为120-140天左右的谷饲牛肉,只挑选肉眼、西冷、菲力这几个部位,这些部分的分量通常不到一头牛的十分之一。
常常是各国政客喜爱的饕餮美食,例如巴菲特钟爱纽约一家餐馆的干式熟成牛排。他曾经在用餐时,玩笑的说了一句:“如果周五吃不到它,也许我就无法预测未来经济的方向。”
参考资料:
牛排-百度百科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不再担心衣食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喜欢去吃西餐,而且越来越多的西餐厅在国内开起来,生意都非常的好,而吃西餐最主要的就是牛排,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听到“牛扒”这个词。
牛扒是牛肉块,牛排是带骨头的牛肉块。
牛排就是烤牛肉,净肉没有骨头,烤熟的牛排有1厘米多厚,一般是巴掌大小,有各种不同生熟程度的,任吃者选用,吃时再切成小块并撒上佐料.。
牛扒分为西冷,牛柳和T骨和肉眼,西冷是跟筋连在一起的。
牛排最早来源于欧洲中世纪,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得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得高级肉品,尊贵的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到了18世纪,英国已经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国。它是把牛排用加梨汁的肉佐料调味后﹐放在炭火上烤的韩国传统菜。代梨汁可以放猴桃汁。牛肉中富含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能贴近人体的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想学习的可以自己找个专业的老师学习,然后自己在家做,目前这种学习的地方应该有很多的,郑州长江路就有一家吧
牛扒就是牛排
牛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称“几成熟”
3成熟(RARE):其间70%肉为红色并带有大量血水。
5成熟(MEDIUM):带少量血水。
7成熟至全熟(WELLDONE):肉中血水已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