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毛笔书法 “入木三分”,源于王羲之的传说,据唐代张怀瑾{书断》载:“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见《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笔意》:“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又唐代韦续《墨薮》:“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后来遂成了两个带夸张性的成语,都形容书法笔力的强健。 众所周知,书法的力不同于做工的力,不是用拙劲.而在如何用笔。用笔的原则决定于书法的审美原则。书法对笔画的基本要求是有质感、立体感.也就是要圆健。如果点画不圆健,无立体感,从艺术观赏说,—‘定是扁薄如纸,柔软如带,就不成其为书法艺术。 如何才能表现出笔画的立体感?关键在于:一要中锋用笔。清代周星莲云:“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古人所谓“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即在笔锋移动时,经常保持主毫在笔画的中心运行,副毫在笔画的两边。能如此用笔,笔端所含的墨汁就从笔画的中心向外渗出。这样写出的笔画,重心即在中间,彷佛笔的锋尖向下轧成一道沟,笔画的两侧则渐浅’,好像形成一个“V”形,这种效果就如同笔锋已经入木,已经透纸,给人以遒劲的力感。 表现力感的另一关键在于用笔要涩。所谓涩,即笔画能冲破纸的阻力,挣扎奋进,而不是一滑而过。这种力称为支配力,支配力越强,笔画就越显得有力。清代刘熙载云:“用笔者……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包世臣云:“五指齐力,故能涩。”这样写出的笔画,沉着、凝重,自然有力感。 涩行用笔与中锋用笔是相一致的。涩行破阻,仍要保持中锋.不能使笔毫偃卧平拖,而要笔锋挺立。这样用锋,对纸既有拉力,又有压力(笔毫本身须健),再加上深厚的功夫,自然可以达到“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效果。
毛笔书法中,怎么才能做到"力透纸背,苦练大力金钢指。写到最后用金钢指盖章,必然能够力透纸背。书法也是一种武术。记得弄个护腕,别给整抽筋了。
楼上真是个大白菜,白的厉害...何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力透纸背”都有“深刻”的意思,入进去了,很深刻。而书法中在这里不是力气,而是运笔的劲道,并不是用多大力气在纸上。
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 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 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外行个人看法:
首先是艺术,主要是还是精神体现。结合对字体的理解下的精神体现
无力怎么透呢?
那力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绝对压力变化,速度变化,线性压力变化。出来的字不可能一样。衍生出还有两种情况笔墨浓淡和开叉。
主要形式就是腕力,但有点狭义。很多书法已经超出这个范围,臂力,腰力都要用上,出来的字也不可能一样。说不定王羲之酒后兰亭序就是一副‘全力’的作品呢,这恐怕无几个人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
花点力气?真要这么简单那到好了。
字体结构变化,笔画变化,对字的理解,对写字过程和为什么写字,写给谁?因果关系的理解。力透纸背应该能通过写的字能看出来这些关系的存在,思想力透纸背就出现了。
手上功夫到了,字体美学认识功夫到了拼境界和审美,剩下可以力透纸背,否则也没什么意义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