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这本书讲了一个三国时期三国争雄的故事,故事细致生动地展现了魏蜀吴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住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阴险狡诈的曹操,谦逊的刘备,心胸狭窄的周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软弱无能的刘禅……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周瑜一心想要荆州,可是因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是天才,就像故事中的诸葛亮,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一次考试的失败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自高自大。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就像我们班的苏琪钊,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跑步非常好,因此我也很喜欢他。 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几个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1、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到了一片赤诚的忠心。
2、不要像曹操一样奸诈权谋、城府太深。
3、学会宽厚待人,像刘备一样,得人心者得天下。
4、学会宽容,不要像周瑜那样小肚鸡肠。
5、永远不要轻敌,否则会有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的严重后果。
6、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二、作品简介:
故事描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董卓废少帝,拥立献帝,独掌朝政。曹操与各路诸侯会师讨伐董卓,董卓被吕布所杀。曹操趁势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一战曹操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几经周折的刘备,三顾草芦终得诸葛亮出山相助,遂联合东吴孙权,赤壁一战大败曹操,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局面。后来孙权为夺回荆州,与曹操结盟。刘备难敌孙曹联军,关羽张飞亦相继战死,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祈山欲收复中原,惜最后病殁五丈原。后主软弱无能,终为司马氏所灭。魏自曹睿死后,政权落入司马氏手,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建立晋朝。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于一统。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魏、蜀、吴三国的主公可谓是各有所长,几乎不分上下:魏国的曹操拥有雄才大略,是乱世之奸雄;蜀国的刘备宅心仁厚,以“仁义”著称;孙权自幼聪慧,少年大志。三国会成鼎立之势,足以说明这三位都是出色的领导者。在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中,他们各自展露出了自己独特的才能,让我们有幸目睹了他们不一样的风采。
乱世出英雄!呵,这句话说得可真好啊!可是,英雄不是也会老去么?“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当英雄年逾古稀病痛缠身时,由谁来接替他们完成江山的社稷大业呢?对于当时的世袭制来说,答案只有一个——他们的后代。
“生子当如孙仲谋”史书上如是说。九岁的孙权勇敢深入敌营为使者,机智要回父亲遗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之相比,我可要自惭形秽了。九岁时的我,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呢!在经历了幼年父亲孙坚去世和兄长孙策英年早逝的痛苦后,他迅速成长起来,在周瑜的协助下,支撑起了东吴,没有辜负父亲和兄长的遗愿。
同为英雄,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在投降曹魏后,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辈辛苦打造的蜀汉江山,甚至还整日饮酒作乐,达到了“乐不思蜀”的境界,把父辈的努力付诸东流,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无论前人如何的卓越,如果后人无法接好这一棒,又有何用?只会是前功尽弃罢了。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争当新时代的好队员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只有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的国家才会走向更强,直至强者无敌。
1、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友谊,什么是亲情。它让我彻彻底底地明白了什么是聪明才智。
2、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要忠厚守信,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
3、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以为自己很厉害,永远不能骄傲,否则就会让“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历史再次重演。
4、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仁的重要性;这本书,使我感到了那个战国时期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这本书,使我终生受益,一直勉励着我,鼓舞着我做一个重情义,讲义气的人。
5、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如果想要非常的成功,必须要会用人,会管人,会留人。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的著名小说,它里面的重要人物几乎妇孺皆知,由它改编而来的戏曲、民间故事不计其数,不但深受大家喜欢,而且还广为流传。以至于说到古今神机妙算的聪明之人,人们首先都能够想到的是三国中的诸葛亮,忠诚神勇者非关公莫属,几千年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门口的门神是关老爷,很多乡村的风水宝地上都有关老爷庙。日常生活中对于不肖子孙的形容,往往让人就不由得联想到昏庸无能,拱手让位先祖刘备蜀地江山的不争气的阿斗……
我印象当中小时候以连环画的形式看过这本书,大致记住了几个英勇神武的主要人物,真正接触这本书是中学时代,时隔多年里面的具体细节也都忘得差不多了。这次恰逢特殊时期居家隔离,我又抽空重新读了一遍,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经典的小说而深深的感到自豪。
下面我就想简单谈一谈再读三国后我的几点感想。首先,我要对”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话提出强烈质疑,在封建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文明程度有限,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禁锢人们的思想,给出了三国演义的这个评价很不公平。其实通读全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在每个族群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总有最勇敢的人站出来,带领有识之士保家卫国,奋勇抵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难当头的时刻,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忠心爱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来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最深处最认同的部分,这也就是我推荐无论男女老幼不妨认真读一遍《三国演义》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很欣赏这本小说对于不同品性人物发展和结局的描写,虽然有一定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共性部分放在当今一点也不过时。
用当今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成功还得靠自己”,这一切在刘备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幼年丧父,靠卖草鞋维持生计,看见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兵对抗黄巾叛党首领张角,激起身为汉室宗亲刘备的报国之志,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刘备在桃园三兄弟结义后围剿黄金叛贼初立战功,身为汉室宗亲他的战功没有得到董卓重视,惹怒张飞要去理论,刘备急忙制止张飞不要和傲慢的董卓动手。第二次刘关张三兄弟协助南阳朱儁战胜黄巾余党立下汗马功劳,一番波折后授定中山府安喜县尉,由于清廉爱民,刘备没有给督邮好处,受到督邮讹诈和欺负后,他没有选择以牙还牙,而是当面言语表达不满,奉还印绶,一走了之,息事宁人。后来刘备看到董承手里的衣带诏后,发自肺腑说到:”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