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

2024-11-17 01:50: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以1926年诞生的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来试图阐述中国国产动画的起源并不为过。该片的制作人是万氏三兄弟受到了美国麦克斯影响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这之后万氏三兄弟又陆续制作了《一封书信寄回来》等等一系列的动画影片。至1941年《铁扇公主》的摄制完成,确立了中国早期动漫在其亚洲的地位。同时该片也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国内上映的中国长篇动画。

至1949年的时候,新中国成立,而最新组建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皇帝梦》等动画作品。这之后关于国产动画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了,但是这之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实际上氏50年代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迁至并和上影厂合并成立的。

1956年由《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奠定了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这之后中国动画在1958年又拍摄了《猪八戒吃西瓜》这种剪纸动画,可以说这种动画充分的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但是同时这种太过强调艺术和教化的动画片风格,也为之后国产动画逐渐没落给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可以说这些中国学院派动画的艺术性是丝毫不容置疑的,这之后他们又制作了《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等全都是以民间艺术为代表的动画作品。可以说这个时期中国动画还是有着充分的民族性的,艺术层次来讲如果单纯的从画面来说也的确是高水平的制作,而且当时制作的动画作品都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可以这样说当时的美术电影的确是充满了艺术性。不过这些艺术性在这之后就会变得难以控制,艺术越来越难融入商业的机制。

这之后很多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都被搬上了银幕,《小蝌蚪找妈妈》在世界上受到了极大的肯定。1963年瑞士第41届洛迦国际电影节获得短片银帆奖,随后又获得了别的奖项的认可。之后水墨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席卷了各国的评奖机制,但是却并未形成一个广泛的市场认可。不过不得不承认当年的动画片艺术性的确是非常好的。但是以前的辉煌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中国动画太注重艺术性,或者说是只注重画面的风格,并没有注意到剧本的刻画,很多动画都有着鲜明的教化性,甚至是一个三国演义、一个西游记就足够了,几乎没有别的故事了。这也为后来欧美日本等国动漫作品的进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0年代中期大量的具有高度成熟工业机制所制作出来的国外动画开始进入中国内地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本国以及国外收回了成本,当这种具有完善的工业机制的创作程序所制作出来的动画,吸引了大量人群的眼神。国产动画的危机开始出现了。先前的过分强调艺术性和没有完善的工业机制做后盾的弱点彻底的暴露在了日本以及欧美动画的眼前。工业机制的失败首先就在于对于动画定位的不理智,动漫作品的定位有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单纯的强调获奖的艺术性不可能保证其在市场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一味的强调国产动画的艺术性,却忽略了动漫受众的定位问题(我们的动画受众始终将受众的主体放在儿童,而实际上动漫的受众应该是多个角度的,他可以是成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的,动画的受众完全可以是一个多层面的受众)。信息传媒爆炸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够允许别人这样做,先前累积的教化功能在这里成为了弱点,大量的艺术家认为这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认识实际上是证明多年来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动漫受众的扩大,这当然与不完善的工业机制有关,但是这也是从制作者本身的想法切入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的延续性的表现,就好像我们在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时候,实际上大部分人的父母就是中国人。而做为国产动画的缺点在原先看来是完全的优点,现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很难让人接受了。

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量的动画虽都具有鲜明艺术性,也确实给大量的人群带来过美好的记忆。但是回首看逝去的国产动画,其实大量的都是短片。很多的国产动画甚至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剧本,没有一个可资长期制作的成本。仅仅只是靠着中国传统的一些故事吃饭。当然不可否认短片是每一个年轻导演应该有的一个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国产动画一直就没有形成一个对动漫的理性认识之中,很少有那种长篇的引起轰动的长篇动画。没有一个良好的商业运行体系,大量的动画拍出之后并不能收回投资,这也使得很多制作动漫的人不可能再次将资金投入到国产动画之中。

而另外一个因素则造成运营的不良,由于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不能给投资商带来丰厚的效益,而动画本身又没有形成真正的工业机制,没有一条良好的流水线做支撑,只是一味的制作,并不知道将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列入其中。这其中当然有原因是因为国产动画首先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没有一个受众中的良好的效应。试想如果《西游记》一片可以做成像变形金刚式样的玩具并不一定就不赚钱,相反实际上玩具和动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如何利用各种空间立体的看待中国动画的发展才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可以这样说,首先要完善的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业机制,有了完善的工业机制才会有一些很好的作品出现。我们不能总是盼望着投资商的钱还没有收回,又盼望着投资商去投第二部。作为中国动画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大力完善工业机制,要把动漫当成一种商品来操作,不需要将动漫永远放在一个固定的情节下进行操作,更不应该将动漫的定位完全放置在儿童的角度。因为这将丧失大量的观众。中国动漫应该学习日本和欧美的工业机制,受众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一部动画当然可以是儿童看的,另一些动画当然也可以是成人看的。总而言之动画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艺术,各个年龄段都应该能在动画里面找到自己。

现在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反思国产动画,一方面又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方向。试看近年来的动画几乎无不是日美风格的动画,居然还说要仿制蜡笔小新。这其实完全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作为一个有组织规范的商业机制不应该作出这样愚蠢的炒做方向(况且蜡笔小新的定位是在18岁至22岁的年龄段)。3000集的动画说明不了任何问题,3000集的动画只能说明它是一个3000集的作品,看来国产动画似乎越来越对长度感兴趣了。我们似乎真的迷失了方向,似乎越来越看不见自己的路线了,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正规的商业运营体系来做支撑,没有良好的动画制作工业机制,是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创作环境和市场价值的。

虽说进入90年代的后半期的时候,国产动画看似逐渐有了些起色,但是这些起色,并不能真正的把国产动画在一定时间内推到高潮。我们更不应该屡屡夸下海口说什么国产动画已经崛起。要知道崛起是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动画领域内我国的工业机制其实是刚刚起步的,他需要时间。风格的形成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很想有一天那个大闹天空的时代再次回到我们的身边,我们企盼着那一刻的重新到来。虽然我们知道这需要时间。但是为了国产动画崛起的那一刻我们希望自己能够等待。

请问你要的是这些吗?!不是的话,我再给你找!
坚决支持国产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