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元素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应为1s22s22p2,则X为C元素;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则Z为O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N元素;Q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应为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E元素原子序数为29,为Cu元素,
(1)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2p能级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故答案为:C<O<N;
(2)NO2+与CS2互为等电子体,则NO2+中N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则1molNO2+含有π键数目为2mol×6.02×1023mol-1=1.204×1024,
故答案为:1.204×1024;
(3)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比较范德华力更强,故H2O的沸点高于H2S,
故答案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4)C、O与氢元素可形成化合物H2C2O4,常用作工业除锈剂,结构简式为HOOC-COOH,H2C2O4分子中C原子成3个σ键、不含孤电子对,C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故答案为:sp2;
(5)E原子序数为29,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Cu原子数目=4、O原子数目=1+8×
=2,晶体中Cu、O原子数目之比=2:1,故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2O,1 8
故答案为:[Ar]3d104s1;Cu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