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口的优势和劣势

2025-04-01 02:58:5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厦门港的优势(strengths)

(1)自然条件

厦门港自然条件优越。港湾外围岛屿环绕,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不冻少淤。港口水域面积3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54公里,其中适于建港的岸线31.6公里。进港航道全长约40.3公里,水深达到-14米,1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厦门港在中国对外贸易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2)区位条件

厦门港的地理位置和特区优势是推动厦门港迅速发展的一大动力。历经25年的快速发展,厦门开始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战略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5年来,厦门gdp从特区建设之初1981年的7.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6年的1162.37亿元,年均增速达18%,不仅在福建省九地市中首屈一指,在中国内地同类城市中也居于前列。目前,遵循政府“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的要求,厦门正蓄势而发,在海峡西岸推进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3)政策优势

1997年4月29日,随着厦门轮船总公司“盛达”轮首航高雄港,正式启动了对台运输的“试点直航”。之后,两岸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使厦门港成为我国对台最重要的“三通”口岸之一。同时,厦门港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厦门港联检报关中心的交付使用,改善了口岸通关环境,联检报关实现“一条龙”服务。此外,厦门海关先后推出了“审价绿色通道”、“预审价”、“预归类”、“原产地预认定”和“应税货物绿色通道”等举措,提升了厦门港的对外优势。

2、厦门港的劣势(weaknesses)

(1)城市规模较小,腹地资源不足

厦门港口城市规模较小、经济腹地不足已成为制约厦门港口和区域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连接厦门的省内铁路基础设施落后,高速公路网络尚在建设阶段,导致连接港口的集疏运系统效率较低,腹地辐射能力较差。如何拓展经济腹地,促进港口发展,推进区域物流合作成为厦门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2)港口基础设施尚存差距

与上海、深圳等港口相比,厦门港基础设施还存在差距。除了港口本身自然因素和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发展滞后外,政府的投资力度和外资的利用程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进一步改善的余地。此外,构建覆盖全港区乃至涉及港口产业链的网络平台也是改善厦门港基础设备的一个重要议题。

回答2:

广州港快速发展,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港口货物吞量保持每年以5000万吨的速度增长;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广州的码头分布特别复杂按区域分主要有黄埔港口、广州内港、番禺区港口,并且管辖海关也不同,需要特别留意。
广州分为内港跟外港,在1986年之前广州分别有广州港务局(管辖内港)跟黄埔港务局(管辖外港)。到了1987年,由于广州的发展需要,广州港务局跟黄埔港务局合并,统称为广州港务局。
在今天, 广州的内港主要指新风,滘心,洲头咀,芳村等地方的小码头。而目前这些码头是以操作进口货为多,出口货倒是比较少, 驳船公司往往将拆吉的集装箱用驳船渡回香港或者是用拖车转关的形式转回黄埔港区备用,因为广州的内港是属于广州海关管辖的。
一言蔽之,优点:发展潜力大,速度快,缺点:管理复杂,手续麻烦。